近日投資者很容易留意到的一個現象,是即使恒指反彈回升,一批二三線股,卻多數未能跟上,甚至有些還要倒跌收場。由此可見,這類股份目前仍然受到市場冷待,而自己也不建議投資者在現階段,參與太多二三線股的交易。

中小型股不受歡迎,最主要原因是流通性不足的問題。現時港股的成交,長期維持在偏低的水平,如果扣除衍生工具的交投,一般非藍籌股份的交易量低落,可謂不證自明。

目標數量相當有限

本來買賣中小型股份,是預期公司本身,可以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賺取的利潤遠超過交易成本,才比較划算,而且一旦成功,屆時離場也不致太過困難;但是現時在中國經濟大環境不明朗的情況下,尤其是具周期性的股份,最多是在一個範圍內炒上落,出入時機掌握的要求提升,利潤空間下降,成本卻上升。這樣倒不如集中火力,炒賣大股的衍生工具好過,還附送槓桿和保護作用。

另一個問題,是投資者一直有跟進的二三線股,數量其實相當有限,在所有股份中可能只佔兩成左右。而且研究的成果,也很可能尚在一知半解階段。在此情況下,選股的效用也是成疑。最常見的情況,一是眾多投資者聚炒少數強勢股。用這個方法,要克服畏高症,對部分人而言頗困難。而操作上,也要極具紀律地執行止蝕。

其二則是強行尋找原先不認識,而表面看來估值便宜的股份。這種做法可謂更加危險。某一隻股份如長期低迷,多數其來有自,原因未必是局外人一時三刻可以發現。單憑牌面抵買便入手,絕對是易進難出。而且小型公司的價值,容易受單一因素影響而突變。在沒有保護機制下,帶來的損失可以遠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