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報告指出,置業比率和失業率存在正比關係。

失業,從來都是經濟、政治的一大課題,失業率上升,有些人會說是與經濟周期有關,有些人則說是受福利政策影響,有些人更說是因為工會坐大造成。不過,美國最近有兩位經濟學家卻引用28個國家的數據,言之鑿鑿地說「愈多人置業,愈多人失業」,你仲敢唔敢買樓?

最近有報告指出,置業比率和失業率存在正比關係。

莊太量認為,置業影響就業理論在亞洲不適用。

亞洲區置業和就業情況

經濟學家David Blanchflower和Andrew Oswald在最新一份工作報告說,以前沒有人提出置業影響就業的論點,是因為其影響力並非即時,而要在最少五年後才會顯現。他們以在美國為例,當一些州份置業比例上升一倍,其後失業率會上升多於一倍。例如亞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南卡羅萊納州等五個州,一九五○年至二○一○年置業比例平均上升23%,失業率在同期亦上升了6.3個百分點。

相反,加州、俄勒岡州、威斯康辛州等五個州,同期置業比例僅平均上升1%,失業率也出現低增長,僅升3.5個百分點。

「歐豬」國80%人有樓

他們又用歐洲28個國家的數據,指出「歐豬」國家西班牙和希臘的置業比例逾80%,失業率同時亦超逾20%。相反經濟富裕的瑞士和德國,置業比例約30至40%,失業率僅徘徊低位3至5%。

至於失業率和置業比率為何出現正比例關係,該份工作報告認為主要有三項因素導致,分別是置業損害人力資源的流動能力,拉高了上、下班的時間和成本,以及壓抑了新企業成立的機會。

跨區就業易丟飯碗

第一和第二個理由涉及跨區(在外國可能是跨省)就業,香港人很容易理解,始終物業套現時間長、買賣成本高,一個家庭很難為了部分家庭成員的工作而要賣樓搬屋,住進另一個陌生的社區去。而上、下班的車資愈高、車程愈長,也令人容易放棄在遠處工作。

至於第三個理由,則與英文俗語「Not In My Back Yard」(簡稱NIMBY)有關,就是西方人普遍都不希望在自己居住的社區大興土木,不想有工廠、高樓大廈在自己家附近出現,影響社區內的景觀與和諧,使新的企業難以在自置物業比率高的社區出現,間接影響到該社區的就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