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委託獨立顧問,對全港分間樓宇單位(即劏房戶)的調查,推算全港居住在劏房有17萬人,約6.7萬個劏房住戶,當中約3萬戶缺乏獨立廚房、洗手間或供水設施,人均居住面積近70方呎,平均呎租近30元。

上述劏房戶數目未包括工廈劏房,即是假如連工廈劏房也調查的話,全港住劏房人數肯定不止17萬人。這不是一個少數,反映低入息人士現時居住在有欠理想環境甚至不合法住房的現況。

劏房的負面新聞多,為何仍有大量人士願意居住?或者租金廉宜是一個理由,但調查指平均呎租達30元,單身人均居住面積110方呎,按此推算即是單身劏房平均月租3,300元,怎樣看也不算便宜。

集中市區方便謀生

逾半劏房集中於九龍區,其次是港島區,新界區最少,顯示住劏房人士,多選擇在市區居住,相信是從謀生及社交的考慮,寧願付較貴租金,也要取其出入方便,多人家庭戶更可能涉及校網等因素。

調查發現住戶對通道、衞生和消防設施的滿意度約為五成至七成,較一般人預期高。調查指約3萬戶缺乏獨立廚房、洗手間或供水設施。

數據指全港共有約6.7萬戶劏房,當中相當部分涉及違例建築工程,是否應該取締違例劏房呢?筆者認為政府不宜過急處理,尤其是在未能大量增建公屋之前,不宜把窮人趕到街上,變成無家可歸,衍生出更多社會問題及民怨。

改裝工廈應付需求

作為中短期措施,是否可以對劏房單位作有條件的權宜處理,在衞生和消防安全設施方面,發出指引,要求業主符合規定,否則作違例處理。

長期來講,就一定要靠增加房屋供應來解決問題。現時有近23萬宗公屋輪候申請,政府即使成功增建公屋,是否應讓劏房戶有優先入住權,還是要按例通過資格審查,然後排隊尾等上樓等,都有待研究。

現時市區舊工廈差不多每區都有,利用舊工廈改裝來滿足低收入人士和年輕人對市區住房的需求,值得深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