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前景朦朧 評級機構難睇通

國際評級機構再調降中國主權評級數據,這次採取行動的是穆迪,距惠譽力削中國評級約一周。然而,同是調降並非簡單跟風,穆迪與惠譽不同的是:一找準時機,即在中國公布首季遜預期的經濟增長數據之後;二調降溫和,確認Aa3政府債務評級,僅將評級展望由正面調整為穩定。惠譽力削中國評級,卻對影子銀行貸款與GDP比重是中國三倍的美國,或深陷債務危機的歐盟維持AAA評級,顯得毫無公信力可言。

調降中國評級,最重要的根據是地方政府債務,照穆迪的說法,通過提高地方政府或有債務透明度減輕潛在風險,以及控制信貸快速增長,兩方面的進展都沒達到預期。地方政府債務讓人看不透,何止局外人看不透,恐怕中國當局也看不透,現在所知地方債版本五花八門,拿不準一個確數,到底看似財雄勢大的中央是否孭得起,又怎能沒有疑問?

在「四萬億救市」後,以平台貸款為主的地方債,就成為中國金融體系的「心頭大患」。中央不會不知驚,也不會不想除去,但形格勢禁毫無進展,一方面房地產調控斷了地方的「財路」,地方維持都困難,何來財力減債?另方面中央政策游走於「穩增長」需要,少不了靠財政谷投資,令清理「四萬億」後遺走走停停,何來明顯進展可言?

在這個意義上,穆迪質疑央行政策工具,無法控制影子貸款的膨脹,完全可以理解。按照穆迪表態,未來一年至年半時間,中國評級或有降無升。這是對中國偏於悲觀的觀感,牽涉到中國的經濟戰略缺乏細節,沒有清晰展示實施的時間表。換個說法,即無論「穩增長」或「除債患」都沒有路線圖和時間表,又怎會讓人有進展預期呢?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政府換屆已經完成了,市場望眼注視新領導班子,展示怎樣的經濟藍圖,以及靠甚麼實現。從領導人到媒體,一直揄揚的是「中國夢」,不停高喊的是改革,如果說中國夢就是藍圖,改革就是實現手段,但中國夢是甚麼、改革如何走,從官場到民間沒人能說清道明,都如同霧裏看花,評級機構又豈能看懂,怎能不令人一頭霧水?

一些以往的政策目標,譬如,保持百分之七點五的GDP增長率,或者經濟總量與人均GDP翻一番,這些指標性的數據,是否涵蓋在中國夢內。究其實,中國夢似乎像個無邊際的筐,甚麼好東西都可以往裏頭裝。中國換屆前後大玩朦朧概念,像「中國夢」、「幸福中國」等,既無法量化又無法預測,卻可任由想像,如此玩朦朧,怎能不考起靠數據說事的評級機構呢?

靠數據說話,中國首季的經濟增長低於去年第四季,就兜頭潑下一盆冷水,很讓人覺得新班子出師不利。更緊要的關係在於,現實再度把決策者推入兩難:是緊信貸抽銀根,還是寬政策穩增長,具體到政策選項可不能玩朦朧了。評級機構的降級行動,不管當局在意不在意,其行動所表達的疑惑,如同發出經濟警號,中國政府絕不敢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