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華資金 炒房全球化

發生在中國內地史上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當局意料不及的效應,就是外溢四千億元人民幣之巨的資金,相當部分湧向世界各地,成為全球化的炒房資金,炒風吹掃所及,美國、歐洲、澳洲、日本、韓國等地,適逢各國樓市低沉,無疑成為打救勢力。像中國內地那樣嚴厲的調控,正在香港發生,後果必也像內地資金炒房全球化般,炒向世界各地,各國正張開雙臂歡迎這些大中華資金。

發生這種現象,原因不外一個「抵」字及一個「便」字。所謂抵,是指樓價,以美國和中國比較,兩者樓價一個在尋底、一個在探頂,內地有海量般的文章介紹,直指內地當前樓價的市價絕對值,遠比美國為貴。但不可忘記,在○八年金融危機發生時,美國人均收入是中國的二十四點三倍,加入人均收入這個指標,美國樓房抵買,已不用多費唇舌解釋。

抵買的另一面是回報率,有人計算過,美國樓房出租的回報率約達百分之七,相比內地租價比嚴重偏低,回報大幅跑贏。在投資角度,海外比中國內地是絕對的優選,炒房大軍出動,回報是首重的考慮,對內地富有的投資者是如此,對本港在房地產升浪中,已賺得盆滿缽滿的投資者亦是如此,在港樓迹近見頂之際,另覓有上升空間的抵買市場很正常。此外,英國倫敦物業雖然並不廉宜,但亦以回報吸引,令本港買家落疊。

有促銷美國房產的中介,以「中國樓價太貴,去美國抄底吧」為號召,引誘大中華炒房大軍。從中體現了海外促銷的主動,一方面在內地主要城市舉行房地產展銷會,參觀者前所未有的積極,而海外房地產業者參展也前所未有的積極,另一方面網上展示促銷,電話熱線回應諮詢,移民顧問公司幫口促銷等,無不使隔山買牛的炒房大軍,有不乏資訊的便利。

說到便利的「便」字,還得數日漸放寬的換匯方便,以及中國當局鼓勵資金「走出去」的態度。美國房地產經紀協會資料顯示,相比一年前,價值七十五萬美元至百萬美元的豪宅多銷逾三成八,超過百萬美元的物業銷量,也增長逾兩成半。所顯示的大筆資金的交易,絕大多數不是當地人所成交,相當部分是內地資金。佐證這一點的,除了私人揮資海外物業,還有部分中資企業,亦加入掃海外貴重物業之列,動輒資金不菲。

中國人海外買樓成風,當下是「合理」的投資,但海外房地產明顯不像本港的「有得炒」,若作為長線投資,不能不考慮產業的周期循環。現時這股海外買樓熱度,很容易令人想起當年的富貴日本,亦被指為大有買起美國之勢,結果是棄樓敗走,輸得很慘。誰敢肯定這一波發燒,不會重蹈日本當年覆轍?

無獨有偶,若照美國政府的態度,繼續逼人民幣升值,那就形同把中國往日本當年升值的路上趕。華府新任財長傑克盧訪華,已先傳出要求人民幣升值,如果美國得償所願,人民幣真大幅升值,短線必令海外物業更抵買,谷起更大的狂熱,長線則可能刺破房地產泡沫,步入下調周期。歷史已一再證明,任何投資一旦瘋狂起來,可能禍亦不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