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房供需齊遏 調控怪招惹疑

內地樓市出現新動向,用熟悉的語言概括叫做「量價齊升」,即成交樓面面積與成交價同步升,對此市道評判與本港有異,因為香港樓市是價升量不升主導,在本港市場看來,屬好事的「量價齊升」,被視為像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調增失靈的現象,令政府匆匆準備出招。消息指當局打算放緩審批預售,減少審批的套數,壓縮新盤供應,政策招數希望藉供需齊遏,達到調控樓價的目的。如此怪招如同走火入魔,很令市場詫異。

要調控價格向下,以供應平抑需求,是市場鐵律。以抑制供應謀求降價,顯然是違反市場規律的,至於供需齊遏,當然得看如何平衡。從內地出招的動機,可能的效果與停市、滯市無異。招式招敗是很快可見的事,內房調控似是已陷於長官意志橫行,不講章法的亂境。只要尊重市場規律就不難發現,當前的「量價齊升」何以出現,正正就是早前調控之下,需求(用內地的說法叫剛性需求)被強壓下去,經過一段時間後,樓價降不下,需求不再忍,井噴式釋放所致。

現在再玩造成停市、滯市效果的供需齊遏這招,不難想像,只會是把需求再度壓下來,結果亦只會是等待下一次井噴式釋放。更怪異的是,有研究數據已顯示,今年一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庫存,呈現同比環比雙雙下跌,為兩年來首見。這意味着哪怕當局不出招,市場都存在供應收縮的隱因,房企已具備了縮供應、求好價的操作空間,在這節眼遇上供需齊遏,真有成全房企諗頭的效用。

所謂供需齊遏,疑點難消,搞這一招究竟是鄙視市場,還是不了解市場?招數就是閉門造車的產物,依此而行,非但達不到政策目的,還會與政策目的背道而馳。官員表明,不出此招調控成果將受威脅,話都被說反了。內房有甚麼調控成果?難道就是現在所面對的「量價齊升」嗎?調控了這麼長時間,「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樓價,又何曾真跌過?

然而,官員不認輸,專家卻已心理投降。有專家在訪談中,一方面指出房價不降下來,實體經濟要玩完;另一方面又肯定房價降不下來,未來上漲是必然,還形容降房價「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這樣的評語生動揭示了,內地樓市存在不合邏輯的兩難局面,原因是體制、政策的機理未有改變。譬如土地財政未退出、官商利益聯手未解開,愈多閉門造車政策,愈多行政打壓,愈不尊重市場,只令調控路子愈走愈歪,市況愈來愈亂。

中科院發布的預測指出,今年全國商品房平均銷售價為每平方米約六千二百元人民幣,同比上升百分之七點六,其中一、二線城市商品房售價保持上漲。這個權威預測,無疑間接否定了「調控成果」,究竟能促成對調控的反省,還是刺激調控更走極端?看來需時觀察。的確,中央調控房地產不放鬆,問題是有沒有檢討方向是否行得對,用藥是否對症,藥量是否適度?如果調控不放鬆,是明知盲目亦一幹到底,斷無成果只存敗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