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壓需求供政府參考

張小姐︰政府已連番出招,但樓價仍是有升無跌,請問政府會有甚麼招數可以再出?

答︰經過政府一番努力,香港樓價不但仍然居高不下,甚至近日樓價有愈升愈急的情況出現。以美聯樓價指數為例,過去一年全港整體樓價升20%,比二○一一年8%高。

其實,政府已下了不少藥,嘗試為樓價降溫。例如有人說高樓價是炒家所為,政府已推出額外印花稅將之打擊;有人指高樓價是外地人需求帶動,政府亦新增了買家印花稅去阻截。究竟政府還有甚麼方法,可令樓價有效降溫?

在眾多方法之中,相信最治本的還是為市場帶來更多新的供應。樓價上升的根本是供求失衡,供應不足以滿足需求之下,樓價才會上升。不論是「額外印花稅」、還是「買家印花稅」,打擊的都只是需求。不過,建屋需要時間,所以,政府可以做的,暫時仍然只能向壓抑需求埋手。

物業收租徵稅30%

對於紓緩樓價,筆者有以下不成熟奇想,姑且一說,或刺激政府新思維。

(一)增加出租物業收入的徵稅率。由現時的15至16.5%,增加至30%、甚至更高。從經濟學角度來說,物業的根本價值取決於它在未來對投資者可產生的收益,所以增加出租物業收入的徵稅率,可以減少物業在未來為投資者帶來的收益,令物業的投資價值下降。

(二)將今年準備賣的地,全部收回,由政府主導興建居屋和公屋。一來政府可控制單位推出的時間表,二來可增加每個土地建屋的數量。

新建居屋二折發售

(三)新建的居屋應該改制,由現時以六、七折出售,改為二、三折出售,加大居屋與私樓之間的差價,至少令居屋價能較低,不會被拿作成為推高私樓價藉口。

(四)對非自住物業的按揭貸款徵稅,或進一步降低非自住物業按揭成數、甚至是禁止銀行向非自住物業提供貸款。前者可增加非自住物業投資的成本;後者更是直接斷絕非自住物業投資的資金來源。

以上的想法有很多不全面、不成熟的地方。當中也會涉及不少道德、價值觀的問題,如自由、公平、市場規律、利益分配等;有可能對經濟造成另外一些反效果。但要改變現時的困局,政府有可能在不影響任何人利益之下而能做到?

讀者如有任何理財置業的疑問希望梁偉民先生解答,歡迎電郵至:property@on.cc

進邦滙理研究部總監 梁偉民

雖然政府連番出招,但樓價仍然高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