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湧入工商舖證據確鑿

土地註冊處公布十一月份樓宇註冊數字,總共11,581宗,比對上月份的11,928宗,只微跌2.9%,表面上顯示港府十月底推出的「雙辣稅」打壓樓市,只收到輕微效果,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筆者嘗試從各項具體數字,分析「雙辣稅」對各類物業所造成的影響。

首先看看住宅類及非住宅類別的成交量,十一月份的兩類別成交,分別為住宅7,035宗和非住宅4,546宗。比對十月份的兩類別成交為8,714宗及3,214宗,住宅類別成交按月下調19.3%,非住宅類別成交按月升41%,即是住宅市場萎縮兩成,而非住宅物業市場成交升四成,反映新稅務措施出台後,物業投資市場仍然活躍,只不過是資金快速由住宅市場,轉移至不受新稅限制的非住宅市場。同月份非住宅交易量急升,正好填補了住宅交投量急挫的影響,造成總體交易只微跌的表象。

車位近錄蝕讓個案

再分析十一月份逾7,000宗住宅成交中,新樓盤只佔1,060宗,較十月份數字跌逾50%,為該月最大跌幅之物業分類,相信是市場對「買家印花稅」的反應,亦可以說是港府壓抑非本地買家的需求所造成的後果,假如一手住宅銷售量持續下跌,勢將影響發展商的業績。

至於二手住宅成交量,調整相對溫和,可能跟市場在按息低企的環境下,仍有一定來自買樓自住的需求,另一方面,二手樓比一手樓樓價低,或因此受「雙辣稅」效應的影響較輕。

另一邊廂,十一月份工廈、商鋪及寫字樓註冊量為2,400多宗,按月升約13%,而車位錄得1,900多宗交易,按月大升逾一倍。車位成交大升與期內發展商推出車位銷售,以及炒家入市有關,但好景不常,近期已出現二手車位承接乏力及「蝕讓」個案。

總體來說,受港府調控住宅樓市措施影響,住宅物業成交或將持續回落,未來按息走勢是關鍵,如持續低企,樓市將會呈成交少,但樓價不跌或微跌之局。反之,假如按息因任何原因抽升,樓價勢必回落。一手樓表現差,發展商向政府表達意見後,看看有沒有空間調整一下「買家印花稅」的適用細節。商舖甚至寫字樓及工廈,目前是投資者熱捧對象,但這幾類物業一般銀行按揭保守,資金門檻高,只適宜資金雄厚的專業投資者。

至於車位,雖然所需資金較少,但投資需掌握的學問卻也不少,奉勸勿人炒我炒,小心坐艇。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副主席及註冊專業測量師(產業測量)陳東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