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架人語:「亞投資」成共識低回報好過冇

現場客愛賓尼早前帶以炒為生的新朋友「B哥」來到「苦艾酒會」。自己跟這個新朋友談笑甚歡,席間,「B哥」忽然認真,說非常看好一三年的港股,因歷史告訴我們,樓市和債市往往在金融危機時最沒成交和承接力。

事實上,「銀行家酒友」和前銀行司庫「威發」,早前就已向我透露,近日新發行的債券,首日上市已跌破首次認購價的幾達95%,跟之前圈得到貨首日便有利可圖,簡直是天淵之別。所以,他們兩人已慢慢減低自己債券組合的借貸比率,以防債市逆轉。不過,「B哥」發現身邊有閒錢的富貴老闆或朋友仍然為數甚多,而且有不少亦盯住相對落後的股市。因而,他認為一三年港股有爆升機會,尤其是假若有突破性升幅牽動這些游資入市,加上全球印鈔愈來愈多,利息長期偏低,更容易令大量游資尋求聊勝於無的回報。

這種勞師動眾,大費周章,追求較零息略好回報的投資,我覺得應該稱為「亞投資」(Sub Investment)。雷同於近年醫學界,愛用來形容現代城市人健康狀況的「亞健康」(Sub Health)。意指這群人雖然沒有病,但從一些健康指標如血壓和膽固醇等角度看,絕對算不上健康。套用到股票投資的情況,就是投資者買入股票的目的,雖然肯定是為了賺錢,但潛意識中預期所追求的回報率,可能遠較從前的投資者所要求為少。

被逼投資皆因通脹

舉個例子,一些專買大市值股份的基金,從前其投資者可能人人預期每年最少有10%回報,但現在只要4%或以上,可能就心滿意足了。這種放棄追求高回報,但求有些少回報的態度,全部可稱作「亞投資」。造就這種態度的原因簡單不過,就是對經濟和金融市場沒有太大寄望,但卻因為零息和通脹預期逼自己投資所致。這種新投資態度,究竟會對投資市場造成甚麼樣的影響,確實值得細心觀察!

申銀萬國聯席董事 鄭家華(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