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 SENSE:滙控資本勁有力增派息

港股今次的升浪始於六月四日,恒生指數由18,056點升至本月二日最高位22,149點,歷時五個月,升幅有4,093點,偶有獲利回吐是健康的發展。調整升幅的0.236,相當於恒指下跌966點至21,183點為初步的支持位,較大幅度的調整可以達到0.382,相當於恒指下跌1,564點至20,586點,大型升浪仍未算被破壞。

今次股市調整的原因是美國大選後,市場焦點轉移至對「財政懸崖」的憂慮,不過「財政懸崖」並非新事物,它是今年二月二十九日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在聽證會首次提出,大概是指到了明年一月一日,美國會同時出現人民要多交稅款,而政府要大削開支的局面,當日道指以12,952點收市,之後升至十月五日今年最高位13,661點。

其實大市調整的真正原因並非「財政懸崖」,而是之前已經有相當的升幅,任何理由皆可以成為下跌的藉口。筆者相信「財政懸崖」最終必能解決,但通常解決問題的同時,又會製造出新的問題,就好像不少企業償還銀行貸款的方法,就是再向銀行借新的貸款。

內部監管不足

上星期市場另一個焦點是,滙豐控股(00005)涉及英屬澤西島客戶逃稅違規醜聞。根據筆者的閱歷,金融行業的所謂違規並非罕見,分別只是規模大與小、影響深與淺、紙包不住火或曝光之前已被撲滅。筆者在美國的大老闆在集團的管理架構裏只是小薯仔,分布於全球各地區的手下尚且達幾千人,沒有可能知道每一名員工的所作所為,全靠Escalation的上報機制來掌控。如果有員工存心欺騙,即使不能隱瞞一世,也能瞞騙一時。無論如何,種種事件顯示滙控的監管水平未能達到最高的要求。

滙控第三季和首三季稅前利潤表面只有34.81億元(美元.下同)和162.18億元,按年下跌51%和13%,但當中包括自有債務公允值不利變動影響,相關虧損於第三季和首三季分別有17.33億元和39.03億元。筆者以前解釋過,一間公司經營前景愈好,自有債務公允值反而有損失,如果自有債務公允值有收益,反而表示業務轉壞,無論如何,相關收益或損失於債務到期時都會化為烏有。

因此,筆者認為撇除匯率、自有債務公允值變動影響、收購或出售業務影響的實際基準除稅前利潤,更能準確反映經營業績。

滙控核心第一級資本比率由六月底的11.3%增加至11.7%,主要受惠內部產生的資金達28億元,以及匯兌變動收益17億元,資本充裕加上資本產生能力強勁,即使面對監管罰款金額未明朗等因素,滙控未來仍有能力增加派息,亦為股價提供支持和增加吸引力。

市場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