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政策維穩 美經濟衰七年

美國聯儲局結束議息後,宣布維持現有寬鬆政策不變,聲明措辭亦幾近,甚至投票的鴿鷹比例一樣,本次議息像是上次的「複印件」,因為一方面上次的大動作,定下「量寬(QE)無限」後,可變的空間似已不存在;另一方面美聯儲認為需要時間去觀察政策效果。外界視為大選在即,有必要政策「維穩」,美聯儲安靜下來政治上亦是適合的。這與市場的預期脗合,對於美聯儲的QE無限,被認為是一次「貨幣懸崖」,跳下去生死未卜,但亦回不了頭。

上月美國新屋銷售量達兩年多最高水平,受上一回經濟衰退打擊最重的房屋市場,終於扭轉敗局,QE3明確針對的政策目標初見成效,將促使美聯儲感到鼓舞抱持期望。另一方面儘管QE出手很重,但通脹率仍低,又堵住反對美聯儲一再QE的人把口。看來運氣在美聯儲這邊,但是否能樂觀起來?

美聯儲首推超低利率,至今已有四年,QE亦近四年,照其聲明,寬鬆政策延續到一五年中,由頭至尾跨度達七年。如果說,史稱日本迷失十年,美國迷失在超寬鬆政策裏,也有衰七年走向十年的苗頭,如此長時間的超寬鬆,才帶來經濟增長、就業提振、房市復甦微弱的亮光,這政策效果能樂觀起來嗎?這難免讓人質疑,對於美國的經濟,一再加碼給力的超寬鬆貨幣政策有作用嗎?顯然答案是否定的。

貨幣政策所以無作用,因為是把美國經濟的結構性「病症」,當成周期性「病症」醫,藥不對症自然藥效存疑,怎會藥到病除?當中,美國不乏經濟專家、政策頭腦,並非不知原因所在。問題是財政困局並未給財政政策予空間,逼近年底就有「財政懸崖」橫亘眼前,美國這種政策難局,把美聯儲推向力戰衰退的前線,注定成為炮灰角色。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是研究大蕭條的專家,諷刺的是,任內的經濟不振被戲稱「伯南克蕭條」,揭示市場預感伯南克的名聲,將毀於炮灰角色。

伯南克的毀譽,比起新興國替QE埋單的損失,簡直輕於鴻毛。伯南克為力捍美聯儲的「無效用」政策,強辯美聯儲刺激美國經濟復甦的同時,也有利於全球經濟,溢出效應正大於負。說法滿有道理,但前提是美國經濟復甦,既然依美聯儲的政策前瞻,七年都未必得以復甦,又何來溢出正效應?

以QE3而論,房屋市場終於扭轉敗局,但未必踏上復甦之路,因為信貸條件依然緊縮,更難期望回復次按爆煲前的勇態;房屋斷供尚未停止,市場離走出低迷尚遠。對此美聯儲心知肚明,伯南克所謂「溢出正效應」的說法,是讓新興經濟望梅止渴。正如美聯儲的政策期,兆示經濟可以衰足七年,不是溢出負效應更甚嗎?對美聯儲政策維穩,新興市場無法被伯南克誘騙,指望受惠於美國復甦。近日全球股市向好,是目光轉向中國,冀望其經濟見底回升,成為帶動全球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