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架人語:本地營商環境出問題

剛過去的假期,看到一則有關瑞信的著名首席經濟師陶冬先生賣樓的消息。作為大中華最有人氣的經濟師,先生決定賣樓的原因,並非直接的用甚麼假設加數學模型而來,而是因為「食」的問題所致。話說陶先生很喜歡一家在數碼港的台灣餐館,最近到那裏看電影後又再光顧。餐廳老闆卻通知他,該店將會在租約到期後結業。

驚聞噩耗,陶先生百思不得其解,因為餐廳生意興隆,怎麼都不像是因為經營問題而倒閉。先生追問之下,才得知商場業主竟然打算在舊租約到期後,把餐館的每月租金,由60,000元大幅調高至220,000元。

租金升幅近乎瘋狂

陶先生感慨道:「我認為香港地產市道,已經進入一個瘋狂階段。不管是牛肉麵好,又或者菠蘿包亦好,都無一幸免!」。先生就是視這消失的香港,為一個警號,決定出售一個香港物業。

在我看來,陶先生這個賣物業的決定,雖然牽涉大額金錢,但卻甚有人情味,而且極為正義。陶冬於內地出生,曾負笈美國鹽湖城的猶他大學修畢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嚴格來說不算得上是香港土生土長。但他原來卻巳居港近18年,難怪愛港之情,不比靠香港發達的地產富豪少。

有不少人以為投資分析,應撇除個人感情,只看數據。但人愈長大愈覺得,個人感覺對做投資判斷並不一定無好處,譬如當你覺得一個經濟體並不正義的時候,事實上該經濟體的營商或投資環境,已出現嚴重問題。像印尼、菲律賓,又或者之前的緬甸。現在的香港,可能只是走回頭路,由一個提供人人公平創富之地,變成地產霸權窒礙其他產業生存空間的深淵!

申銀萬國聯席董事 鄭家華(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