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價恐添貶值壓力

中港經濟緊密,企業項下經常帳的跨境人民幣流通幾近全面開放,但個人項下則多年未有寸進,銀行界解釋指個人匯款難以用單據作監管根據,若個人匯款閘門大開,長遠或對人民幣造成貶值壓力。

香港雖在○四年開展個人人民幣業務,但內地至今未有跨境人民幣匯款安排,在○九年開展貿易結算後,在貿易項下的人民幣結算,至今已擴至全球所有地區及企業,個人人民幣跨境業務發展落後於企業。

個人層面 監管有難度

星展香港經濟師周洪禮表示,個人匯款往往屬於資本帳,而且其資金亦不如企業般「有根有據」。有銀行界人士亦指,企業的帳項容易透過單據證明屬於資本或貿易,但若在個人層面實施,會變得難以監管和涉及龐大成本。

周洪禮指出,早前市場曾傳言內地放寬每人每日可跨境匯款8萬元人民幣,但他指在現時金融市場動盪的環境下,若個人人民幣跨境流通量達此水平,會對人民幣匯價造成很大的貶值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