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房產政策港難照搬

黃先生︰新加坡在解決房屋問題上有成績,人人幾乎都有屋住,而且仲要屋大大。香港是否應該借鏡,解決長期受困擾的房屋問題?

答︰新加坡現時國土面積約為704平方公里,人口約518萬,即人均擁有土地面積約0.000135平方公里。而香港呢?香港土地面積約1,104平方公里,人口約710萬,即人均擁有土地面積0.000155平方公里,比新加坡多15%。如果扣除香港山多平地少這因素,香港的人均擁有土地面積(平地計)確實比新加坡的小,但這絕不足以解釋兩地之間在房屋問題上的巨大差異。

兩地經濟結構不同

香港為甚麼不能做到像新加坡般人人有屋住,其實很大程度不是能力的問題,更多是「非不能,實不為也」。背後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香港除了金融業和旅遊業外,樓市亦是經濟的重要支柱,支撐着經濟的發展。

新加坡經濟沒有像香港般向房地產業傾斜,政府自然有能力壓低樓市,不怕會影響整個經濟的發展。就以二○一○年國民生產總值為例,新加坡建造業為經濟帶來126億坡元(約760億港元)的收益,約佔新加坡經濟的4%;而香港建造業為經濟帶來562億港元的收益,約佔香港經濟的3.3%。雖然數字上建造業對新加坡的影響好像大於香港,但實情是建造業中住宅的比例香港遠遠大於新加坡,如果單計住宅的話,香港經濟受樓市的影響比新加坡的大。

從另一個角度去觀察,香港普羅大眾也有不少財富投放在樓市之中,樓市下跌,受害的不只是地產發展商,也包括超過120萬戶作為業主的家庭。

調整過度勢惹民怨

政府要平衡經濟發展,都是難中之難。樓價都是一樣,如果香港政府將所有的土地收起不賣,改為興建公共房屋和補貼型房屋,估計樓價最少跌50%。對政府來說,調整過度,換來的不單是地產商的指摘,更可能會面對廣大市民(廣大的業主)的唾罵、埋怨。

讀者如有任何理財置業的疑問希望梁偉民先生解答,歡迎電郵至:property@on.cc

進邦滙理研究部總監梁偉民

新加坡經濟發展,並不需過分依賴房地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