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打造金融中心 速成規劃顯虛浮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規劃,提出力爭到二○一五年基本確立上海全球性人民幣交易中心地位。這個定位包括產品、交易、定價和清算在內,功能全面、指標明確,是躋身世界前列的戰略藍圖。在○九年四月還是金融危機的急風驟雨中,國務院提出了二○二○年基本建成與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今次規劃明顯把建成時限大幅度推前,意味着將上海打造成全球金融中心急急提速。

這可說是一次急躁病發作。上海要大幹快上地打造金融中心,雄心勃勃是不用說的,但底氣何來疑團處處。有經濟學家劈頭一句,資本項目不開放,是不可能將內地城市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這是一個不言而喻的前提條件,發改委未交代資本項目開放的進程,令人難免覺得莫非閉門造車?或者國家內定了資本項目在二○一五年前開放?

金融服務業開放亦是國際金融中心不可或缺的。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行業,須對外資全面開放,目前這些行業只是局部開放,對外資進入有嚴格的股權比例限制。即使當局下了開放的指令,開放程度得到國際認可,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時間內亦辦不到,何況內地金融服務業全面開放,目前尚無時間表。

國際金融中心的法律與會計制度,不但要與國際接軌,還應當得到國際認同,有信心在這套制度下,具備市場化、有章可循的環境,形成依國際準則履行合約的氛圍,才能吸引境外金融業。這絕不是三幾年就能做到的,如是者,憑甚麼敢標榜三年多進入全球前列,與頂尖老牌國金中心比肩而立?

此外,相關的「軟件」條件還有:一是人才儲備是否足夠。不說未夠級數的上海,香港如此成熟、自由,現在還在大喊人才不足,上海真有攀上全球前列國金中心所需人才儲備了嗎?二是營運成本是否適合。中國整體環境是高稅負的國度,相比香港有霄壤之別,未來稅負還朝向窮者減高收入者增發展;同時上海的生活成本、物價水平,大大減低金融業的營商選擇。上述成本條件不改善,怎麼吸引金融大鱷、高管及人才落腳?

依當前的決策,已形成了上海在岸與香港離岸,這樣的人民幣金融中心的搭配。外界理解國家推動上海稍偏心眼,但如果想像上海力足包辦在岸與離岸,成為可替代或統攬香港的人民幣全球中心,就可能是想頭過大了。正如有識見人士所指,香港須獨家擁有離岸結算權,這不是空口白話,而是發展人民幣金融,營運最有利及安全的建議。

上海快速打造成全球金融中心,而且目標要位居全球前列,懷疑是內地官員頭腦發熱、急躁病發作,根據就在於對目標、條件明顯地有欠考量,只是「大幹快上」大躍進式思維的產物。尤其在金融危機時期,全球金融業蛻變的大環境下,這樣虛浮的速成規劃,難免被質疑缺乏嚴謹的科學發展觀。

地產網大革新,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