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縱焦頭爛額 難避獨力撐經濟

美國聯儲局上月底議息紀錄公布,再度勾起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QE3)的憧憬。雖然議息後的決定不過是引入扭曲操作(OT)來增買長債,令不少憧憬QE3的投資者大失所望,但會議紀錄顯示部分官員支持推出QE3,顯示QE3尚未完全落空。其實,為應付美國經濟複雜局面,以伯南克為首的聯儲官員早已絞盡腦汁,希望有些「兵器」在手,好隨勢祭出。

然而,奈何經濟爛泥難扶,OT一招既出,未見無敵功力,與QE2一樣,最終效果亦不過如過眼雲煙。視線再度落於QE3上,情況已不言自明,伯南克說的「有很多工具可用」,不過是有意安撫市場的大話一句。聯儲局負起通脹與就業雙重政策目標後,無疑明確承擔了護航經濟的責任,美國財政這一手,就形同已自廢武功。

這是美國政治現實的無奈,早前國債提高上限,掀起驚濤駭浪般的政治爭鬥角力,已令人們對美國的財政施展大失信心。最近的事態是,總統奧巴馬的四千四百七十億美元的就業法案,又在參院碰壁,再次重演黨派政治在護航經濟上的阻力。聯儲局被迫獨力護航經濟,無疑就是因為其可超脫黨派政治掣肘,但並不意味着不存在分歧,會議紀錄清楚顯示了,聯儲局內鷹鴿分明。

正因如此,QE3並不是輕易出手的事,出手需具備必要條件取得共識,一如會議紀錄揭示的,最後決定只在通貨緊縮迹象再度出現時。市場判別QE3是否推出,也就有了明確的準則。事實上,祭出OT時聯儲局已是據於經濟狀況的判斷:相比之前幾次復甦,最近一次衰退後的反彈非常弱勢。從經濟走勢來說,通脹的機率已大大降低,讓通縮擠進了聯儲局的視野。

通脹消退的有利因素,是石油與商品的漲價動力微弱。市場有言論指這得感謝中國,因為中國經濟減速的預期,削弱了石油與商品的追捧力度。其實何止中國,全世界的PMI數據向下走,足以顯示廣泛的生產收縮,令石油與商品熱不起來,使美國的通脹也因而得益,少了一股主要推力。

通脹不來通縮就來,美國通縮降臨的「結構性」原因,在於消費的孱弱。今年首季美國GDP,一下子由去年末季的百分之三點一,降至僅百分之一點八,但增量中有三分之二是企業庫存,而不是最終消費額,扣除這一因素,首季經濟增長已是似有還無。截至今年上半年的十四個季度,美國消費支出經通脹調整後的年增率僅百分之零點二,消費與經濟增長大脫節,是通縮降臨的「結構性」原因。

QE1之後QE2,QE2之後OT,美國經濟並未恢復穩定向上的動力,更不用說根本改善就業了。情況如惡化下去,則難免通縮拍門,聯儲局就只有求助QE3了。至此不但徹底暴露了聯儲局技窮,應付困局已焦頭爛額,也顯示QE3不是作為提振經濟的良藥,而是作為沖洗通縮風險的洪潮。據各路專家把脈,QE3推出的最大機會是明年的首季。

地產網大革新,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