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價忽然退隱 穩供應樓市受惠

港府昨日拍賣三幅土地,分別位於將軍澳、西貢及元朗,撇除地皮面積太細小的西貢白石窩地皮沒有指標作用外,其餘兩幅分別位於將軍澳及元朗洪水橋的土地,無論是拍賣官的開價、發展商的競投反應以及土地的成交價,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揭示樓市若干值得留意的地方。

從定價角度看,港府今次的開價策略,顯然是較其心目中的底價為低,這可從拍賣官在推出將軍澳地皮時,因為發展商的出價節奏緩慢,承價未到底線,拍賣官揚言可能收回地皮看出來。如果和八月份港府拍賣沙田九肚地皮,拍賣官願以一口底價的五十五億元,將土地出售的結果比較,港府今次轉用「低價」策略利誘發展商出價的意圖,更是昭然若揭。

當然,港府官員按其一貫作風,必定不會承認高地價政策有任何轉變,事實上,在港官的口中,從來沒有承認過政府有甚麼高地價政策。這項政策從來都是「只能做,不能說」,不過從拍賣官對開價的策略寬緊,以及對成交價水平的堅持程度來看,港府高地價尺度的變化,外界其實不難估算得到。

若從發展商競投的反應來看,這次拍賣規模最大的將軍澳地皮,叫價約四十口,只有四個發展商先後出價,歷時僅二十分鐘,即以三十一億二千萬元成交,無論從參與競投的發展商數目及拍賣節奏來看,這幅土地的競投氣氛都算不上熱烈,令不少分析家大跌眼鏡。

反觀另一幅事前不被看好的元朗洪水橋地皮,參與競投的發展商數目多達八個,叫價合共一百六十二口,拍賣歷時四十五分鐘,雖然最終的成交價三億六千一百萬元未算突出,只能符合市場預期的中位數,但發展商競投的熱情和積極性,與這幅地皮的地點和質素頗不相稱,同樣令不少分析家大跌眼鏡。

在這一冷一熱之間,不難看出發展商鑑於樓市前景不明,銀行資金供應趨緊,對大型地皮的出價顯得較審慎。將軍澳地皮的面積較大,涉及投資金額較多,發展商即使有投地意欲,也不敢去得太盡,與幾年前的勇字當頭的氣勢,不可同日而語。

至於元朗地皮獲得較多發展商垂青,相信與地皮的發展規模較小,發展商容易消化有關,拍賣結果一方面顯示發展商對中小型地皮的胃口大得多。另方面,拍賣官將地皮每口價降得甚低,發展商在出價時的考慮亦較容易,有助營造較佳的拍賣氣氛。

這次拍賣其實正好印證本港樓市發展的多樣性,港府在每年推出土地時,除了因應市場需求變化外,亦應多考慮推出不同種類和面積的地皮,讓不同規模的發展商均有機會參與發展。現階段外圍經濟前景不明朗,對樓市固然有一定負面影響,但主宰樓價最重要的因素,其實離不開土地供應,只要港府在土地供應上不再忽多忽少,貫徹現時勾地表制度和主動推地的雙軌模式,應有助減少樓市不必要的波動,增加本港經濟的穩定因素。

地產網大革新,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