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銀中期業績亮麗 背後現象耐人尋味

內地十二家上市銀行中期業績相繼亮相,在全球經濟危機的今天,十二家上市銀行總共實現淨利潤四千餘億元,可謂盡顯亮麗。值得注意的是,當中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佔淨利潤近半,普遍增幅在四成以上,最高者竟逾九成。這是全世界罕有的現象,這份戰績浸透血漬,讓人感到人民銀行治下的銀行,對人民的深層剝削。

銀行的手續費及佣金這類中間收入,自然羊毛出自羊身上,數據顯示,銀行手續費收入快速增長,主要是理財業務、諮詢顧問和銀行卡費用大幅增加。這並不意味着客戶心甘情願,為銀行的「高質素服務」支付高收費,而是彼此地位不對稱,弱勢的客戶無法挑戰強勢的銀行,只好忍氣接受。

當然,既然羊毛出自羊身上,銀行對客戶提供服務收費賺錢天經地義,客戶並非不明此理。但銀行服務差劣反響很大,以理財產品為例,合同霸王條款、風險揭示及訊息披露不充分、產品說明複雜難懂等,是爆發矛盾的家常便飯。內地銀行收費項目多達數千種,有主管部門批准的,有銀行自把自為決定的,而且收費標準不斷提高,不見得有王管。

事實上,監管者利益在銀行一方,扮演的是護航角色,長期以來銀行壟斷性經營,當局怎會不知?社會呼籲:窮人的銀行、鄉鎮銀行、面向中小企的銀行,當局還不是充耳不聞?護航大銀行到了盲目的地步,如若不然,怎麼解釋竟然任由存戶飽受長逾十八個月的實質負利率剝削,去充塞銀行的淨利潤。實質負利率與多而高的收費,就是銀行利潤背後客戶的血色體現。

內地銀行一邊亮出光鮮的業績,另一邊卻將風險掩蓋於神秘中,雖然各銀行高層都拍心口,表明不良率如何健康、如何可控,但如何將地方政府融資、表外的貸款規模攀升,這些風險化解於無形,沒有實質的披露,情況如墮霧裏花間。教人怎相信銀行高層的「保證」?恐怕人行作為央行,都不敢相信風險可以輕描淡寫。

人行出招就是佐證,日前突然擴大存款準備金範圍,將三類保證金納入須上繳,由此凍結九千億元存款,明顯是與銀行「過不去」,斷其表外資本運作之路。人行這樣做,是嗅到了風險的味道,經此做法,銀行流動性頓然緊張,下半年將無貸可放或生意大減,當中中小銀行所受影響會較大。

細加分析,人行此舉掃除銀行表外資產運作的地雷,有消除風險的作用,但就政策工具來看,一方面緊縮程度明顯,相等於存款準備金率調高一至一點五厘;另一方面銀行下半年要有錢放貸,就要爭取存款,人行希望見到因為爭取存款,存款利率有扯高壓力,形成有利於扭轉負利率的氛圍。就緊縮效應來說,此舉對銀行有約束作用;就扭轉負利率效應來說,人行即使不上調存款基準利率,也能促成存款利率,有條件逐步邁向銀行自主的市場化,另有因利乘便收穫,亦為美事。

地產網大革新,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