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市後不宜撈底

美國國會在周二通過提升其國債上限的法案之後,本以為已消除不明朗因素的環球股市卻又經歷了「黑色星期五」的大幅度下瀉,環球市場普遍的指數均跌逾3至6%,本港的恒生指數更曾跌逾千點,令散戶投資者聞風喪膽,究竟環球經濟的金融形勢出現了甚麼變化?在大跌市後的投資策略是否需要調整?我們在此嘗試探討。

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在周四表示,經濟有顯著下行的風險,歐債問題可能進一步惡化,需向市場作出特別注資措施,並提及央行已重新啟動「證券市場計劃」(SMP),在市場購入歐元區國家國債。歐央行作出五個月以來首次的買債行動,本應有助壓抑債息及紓緩歐債危機,但市場發現央行只在市場吸納少量「歐豬國」債券,且吸納對象是愛爾蘭及葡萄牙兩國的債券,而非近日發生危機的意大利及西班牙債券,令市場失望。

恐慌指數升至新高

連同環球多國早前宣布的採購人經理指數(PMI)表現,錄得自金融海嘯以來的新低,顯示經濟增長正面對多方面的壓力,加上日本央行干預匯市壓抑日圓強勢,觸發日圓「套息交易」大舉拆倉,令環球市場急劇震盪,多國股市均出現恐慌性拋售。香港以及芝加哥的恐慌指數(VIX)均升至新高,我們預料經濟在未來半年的增長動力減弱下,港股將會出現較大的波動。

投資者最為關注的可能是在市場大跌市後,是否出現值得「趁低吸納」或是 「趁壞消息吸納」的入市機會,觀乎以往的數據分析,每逢出現大跌市後的數個交易日均出現異常波動的上落市,投資風險增加,投資者還需留意這個「風高浪急」的股市環境,策略上不宜大舉入市「撈底」。

地產網大革新,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

時富財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