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通脹有名無實 谷iBond未紓民困

發行額百億元的通脹掛鈎政府債券(iBond)登場,過程順順利利,政府亦以合乎預期來形容發行成績。至此,政府自以為是的一項惠民「德政」,似乎已經大功告成。然而,得了些甚麼、惠及了誰?疑團成串,要說是「德政」實在不堪推敲。

iBond認購的分配結果顯示,共接獲十五點五八萬份有效申請,涉及認購總額一百三十一億餘元,超購不足一倍,於是凡認購四十四手或以下,均可獲全數分配。與股市新股認購分配率比較,iBond可謂屬於超鬆手。

這個結果顯然談不上理想,只是表明iBond不受歡迎,與市場分析的「賽前預測」符合。一般市民認為,iBond細眉細眼欠缺斤両,憑iBond抗通脹有誇張之嫌,絕大多數市民都提不起申請的興趣,因而造就了四十四手都獲全數分配之機。

如果這個結果,政府都稱之為「合乎預期」,只能說明標準原先就設得很低,政府在其百業待興的施政裏,耗費財力人力,擺弄一個沒有太高預期的舉措,究竟是為了甚麼?難道只是因為有人提出過這樣的訴求,就搞個樣子出來應酬下嗎?

iBond屬於福利債券,要由庫房出資補貼,所謂抗通脹債券,也就是向庫房抽水來幫補實質負利率。從結果看,iBond造成的是小部分市民受惠而已。福利性補貼原則上應向社會最貧困階層傾斜,iBond顯然不能體現這個原則,政府總不能說認購四十四手的人,是貧困階層吧!

對於落重注大手認購的人來說,iBond無疑是高回報的「定期存款」。事實上,認購iBond的市民,都視之為定存,立心揸到尾,沒有人打算二手賣掉,政府煞有介事的二手買賣安排,頗有淪為形同虛設之嫌,更不用說對搞活本港債券市場有絲毫作用。

iBond出了手,形式上就似乎有了個交代:政府為抗通脹安定人心,是有做工夫的。以iBond作為抗通脹對策,而又搞到不湯不水形同敷衍,正正凸顯港府對抗通脹技窮,複製海外「通脹債券」的模式只是旨在交差,並未真正下決心面對通脹挑戰。

如前所述,iBond抗通脹不過欺人之談,非但談不上治本,與治標亦離題很遠。香港在金融日益坐大的情勢下,備受內外資金洶湧的壓力,港元充斥導致港匯貶值、利率偏低,才是通脹的深層原因,政策不觸動這個根本,遑論治通脹。

iBond上市後,一段政策插曲奏完。看香港樓價高企、物價飆升,該漲的繼續漲,通脹該怎樣還怎樣,民生百上加斤不會改變,這就是社會的現實。香港雖然沒有橫掃全球的債務危機、沒有西方深層的財政困擾,但市民的日子一樣難捱,管治的風險同樣不低,難道不是很惹人深思的問題嗎?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