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貸庫亂象難免 偏懲罰有欠公平

正面按揭信貸資料庫千呼萬喚始出來,適逢日本地震後本港樓市出現調整,銀行又調高拆息按揭利率,對炒家心理及融資均構成衝擊。港府已絞盡腦汁,稱資料庫只是針對炒家,有利樓市趨向健康發展;金管局同時推辣招護航,使政策並非「冇牙老虎」,料對樓市起一定降溫作用。

按貸庫是一場「博弈」,如果按揭申請人不願披露本身信貸資料,便假設其屬高風險類別,銀行從風險管理角度出發,因而拒貸、收緊成數、收高息屬正常商業運作,主動權還在銀行,但按貸庫推出初期難免出現混亂情況,金管局發出指引,不算多此一舉,雖然「有形之手」昭然若揭,彈性為名、強迫性為實,然而具清晰的指引令銀行業有例可依,對小炒家亦有阻嚇力。

按貸庫先嚇走一班實力不足的小炒家,對銀行、用家,甚至小炒家本身也是好事。小炒家相信未來樓市升幅只要高於借貸成本,炒樓便有利可圖,這種心態令樓市泡沫愈吹愈大。不過,利率已有向上攀升的趨勢,本地銀行輕微調高按息尚且影響不大,但有聯儲局官員預測美國年底息率將調高四分之三厘,對樓市可能是致命一擊。

正如長實主席李嘉誠所言:自住買樓冇問題。對以習慣全數付清樓款的內地大豪客而言,新政亦無關痛癢。按貸庫不會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畢竟小炒家只屬少數,這批小炒家早日自行離場,對樓市焉知非福。

按貸庫的精神應是「有賞有罰」,風險高的借款人要負擔較高的利息成本為市場法則,以私隱之名隱蔽借貸紀錄,對銀行及其他借款人其實並不公平。不過,銀行同時亦應向信用良好的借款人提供信貸優惠,才能達到「正面」的目的。

巴克萊資本昨日發表報告,認為隨着按息明年底前有機會調高一至兩厘,本港樓價有機會暴挫兩成半至三成。這絕非危言聳聽,九七年樓市已屬非理性,隨後的暴瀉記憶猶新。現時的樓價較九七年更瘋狂,上車盤由兩百萬推升至三百萬元,雖然薪酬亦普遍提升,但收入升幅仍遠追不上樓價的火箭式上升。打工仔扣除食物及交通開支後捉襟見肘,供樓負擔佔收入的比重升至百分之五十四,當經濟發展與樓價脫節,最終結果只剩泡沫爆破一途。

本港股市和樓市現時仍順風順水,但當「轉角」出現即會走避不及。商舖續租的租金加幅令人咋舌,最低工資下月實施對零售飲食業再添壓力,日本地震對全球經濟的破壞力仍未完全顯現,不能因熱錢充斥而繼續盲目樂觀。

炒家「貪勝不知輸」是通病,小炒家「博一鋪」大不了破產,銀行要做好把關工作,按貸庫是得力工具。雖然現時評論其成效仍言之尚早,但按貸庫、限制發水樓和增加土地供應等,既是遏制樓價上升的有效措施,亦是長遠發展的正面推動力。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