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冷熱再惹猜疑 數據失真自討苦吃

國家統計局公布以新方式計算的一月份通脹率,市場一片嘩然,原因不是通脹率創新高,而是較預期大幅「下降」。一月份通脹率同比增幅僅百分之四點九,遠低於市場事前估計介乎百分之五點二至百分之五點四的水平。

市場人士質疑國統局人為地拉低通脹率,以便配合中央政府淡化通脹的政策方向。國統局的做法到底是「求真得真」,抑或是「求低得低」,淪為行政部門的傀儡,相信只有當局官員才心知肚明。

儘管從消費物價指數看,通脹率表面上似有紓緩,事實上卻是另一回事。參考其他數據,中國的通脹情況無法令人安心。反映企業生產成本層面的通脹升幅高企不下,內地今年一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按年升百分之六點六;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按年更急升百分之九點七,漲幅均有所擴大。

不管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一律認為中國的加息步伐未停,至於是多行兩步,三、四步,甚至要走出更多步,基於不同假設,各有不同揣測。從中國上周先下手為強,將基準利率上調了零點二五厘,反映中央政府對通脹壓力升溫絕不敢怠慢。

國統局公布的數據屢被公眾質疑,非自今日始。事實上,去年通脹壓力較大,可是國統局公布的通脹統計結果與百姓感受迥異,亦曾遭猛烈抨擊。按道理,國統局是專業機構,嚴格依照統計理論及全國各地提供的資料進行運算,以反映國家經濟各環節發展的變化,不應承受這些無妄之災。出現這些聲音,正好反映國統局除了要做好統計工作之外,亦要建立本身應有的公信力。一直以來,內地經濟數據的公信力不足,外界認為數據滲入水分,行政干預色彩甚濃,近年情況雖見好轉,但與發達國家統計機構享有的國際公信力比較,仍有一段距離。

國統局今次作出計算上的轉變,主要是調低食品類別的權重,增加居住類別的權重。無可否認,普羅市民容易將食品價格漲幅當成通脹率的升幅,這種誤解固然有待矯正,並須給予適當教育,也反映他們日常生活遇到的物價壓力,遠超官員估算。

數據失真,刻意粉飾太平,固然急待改善,數據不全面,偏於一隅,同樣是不可接受。若情況不改善,衍生出來的問題就不僅是數據準確與否這類技術層面的毛病,而是可能深延至民怨累積或消弭,影響社會穩定的要素。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新興市場,呈現極大的複雜和多樣性,既有北京、上海等接近發達國家水平的先進城市,也有落後的鄉鎮地區,居民消費物價指數只反映全國整體價格變化,為了更準確掌握民情,國統局有必要考慮制訂更多分類指數,反映城市、農村、中產以及低下階層消費價格的變化,針對性地作出調控,以免錯判形勢,自討苦吃。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