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頓路線回朝 奧巴馬施政技窮

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周公布其財經班子大換血,任命白宮經濟團隊中的四名重要成員,有三人曾是克林頓政府的舊將,其中最矚目的,自然是委任財政部長蓋特納的顧問斯珀林接替薩默斯,出任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顯示奧巴馬在經濟上已選擇採用「克林頓路線」。

斯珀林是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當政時期的經濟重臣,也曾擔任過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市場形容斯珀林第二次進入白宮,反映奧巴馬面對經濟復甦似有若無,連任危機不斷增加,也心知不妙。他在競選以至當選初期,大聲疾呼美國需要「改革」,那份自信、氣燄、果斷,已經給現實折磨得七零八落,在前無去路之下,他只能向後看,想借助克林頓政府的功臣名將,企圖打造美國經濟第二次的戰後長期繁榮奇迹。

奧巴馬的如意算盤是否打得響,不妨拭目以待。而如果以為單憑起用前朝政府的功臣,借助他們的餘威,就可渡過當前百年一遇的難關,令美國經濟起死回生、失業率下降、通脹受控、美國在國際社會重新抬頭,極可能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繼續犯下輕視現實經濟困難和危機的毛病。

回想奧巴馬當選後,最初籌組的財經班子,曾被譽為鋼鐵陣容,如經濟復甦委員會主席沃爾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薩默斯、白宮經濟顧問羅默等,粒粒皆星,薩默斯更曾在克林頓政府擔任過財政部長,市場對新團隊亦有無比信心,但兩年下來,振興經濟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鋼鐵陣容最終亦以近乎「大逃亡」的方式解散,令人不勝唏噓。

奧巴馬不敢大膽走自己的路,反而選擇讓克林頓的精神返回白宮,主導財經政策,可能是受了克林頓被認為是美國總統中「最擅長經濟」的說法所影響。無可否認,克林頓主政的八年內,美國確實經歷了和平時期經濟持續發展的最長階段,並且實現了自杜魯門總統以來首次財政盈餘。

不過,克林頓到底是對經濟有真知灼見、知人善任的領袖,抑或是「行運醫生醫病尾」,同樣是見仁見智,沒有一致結論。若將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前朝政府的官員身上,面對經濟困局沒有新思維、新構想,那不僅不是美國之福,更可能反映奧巴馬對於籌組合適的財經班底,已經六神無主。

值得留意的是,斯珀林與華爾街關係非常密切,他在克林頓政府期間,亦曾擔任過白宮經濟顧問,當時華府曾大力推動放寬金融管制政策,這對美國經濟日後繁榮固然有甚大貢獻,但也埋下金融機構失控,日後爆發金融海嘯的禍因。克林頓政府時期的官員如果只懂沉醉於市場的褒揚,忘記對引起金融海嘯應負的責任,不管他們當中誰人獲邀重返白宮主理財政事務,恐怕絕非華府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