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一味靠嚇 怎能穩定樓市

政府加徵額外印花稅壓抑炒樓剛滿一個月,二手成交已近乎回復出招前,市場更傳出個別樓盤錄得高價成交,不知是否眼見「辣招」藥力消退,財金官員又再出口術,大玩「狼來了」。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特地提醒,一旦本港進入樓市下降周期,市民將要承受樓價下跌及利率回升導致還款增加的「雙重壓力」,可惜說來說去都是一些「永遠正確的廢話」,況且一味靠嚇更絕非穩定樓市的治本方法。

為甚麼說這是永遠正確的廢話呢?世上沒有永遠的升市,也沒有永遠的跌市,道理無人不曉,關鍵是大市何時轉勢,這一點是大家最想知道的,卻從來無法準確預測,對有意置業的市民是一種無形煎熬。真的要無了期等下去嗎?萬一樓價不跌反升,豈不是更難入市?心情必定更加忐忑不安。財金官員不斷警告樓市必會調整,又說不出一個所以然,唯一目的就是將來不幸出現所謂的雙重壓力時不要怪政府,因為早就警告過嘛!

其實,不信政府支笛的又豈只普羅市民,銀行界同樣在靜靜地起革命。市場傳出幾家龍頭銀行已率先下調按揭利率及增加現金回贈,並且正在醞釀明年全面減按息。原因很簡單,地產代理剛剛向上修正了對明年住宅交投的預測,有地產代理高層更形容最壞時刻已過去,反映辣招出台後的悲觀情緒一掃而空,所以銀行界不過是順應市場趨勢而行,也就懶理金管局利率遲早回升的警告,反正大家都是靠估,現在有生意沒理由不做。

不過,金管局提出的「雙重壓力」警告,至少間接承認了一件事,就是樓價急升、炒風熾熱,與熱錢有莫大關係。由於過去幾年新落成的住宅數目嚴重偏低,每年平均的新供應只有八千多個單位,與以往平均每年可消化約二萬伙新盤相比,根本不足以應付新增的置業需求,當遇上熱錢湧入,炒家推波助瀾,自然令樓市供求失衡變得更加尖銳。

無可否認,銀行信貸過度擴張,是催生資產價格泡沫的必要條件,但土地供應長期不足,才是最根本的原因,而樓價與市民的負擔能力脫節,則是土地及房屋政策失敗的寫照。當然,現在才增加土地供應,的確是遠水救不了近火,但仍然是必須做的,否則便永遠無法改變供求失衡的問題,可是自從推出額外印花稅措施後,政府似乎對效果甚為滿意,一切又好像變得慢條斯理起來。

政府或許認為樓市炒風已經收斂,似乎忘記了炒家從來就是炒升不炒跌,因為物業市場並無沽空這玩意。從過往政府幾次出招的經驗可知,當藥力被消化後,市況逐漸回復正常,主導樓價的基本因素便會重新抬頭,否則金管局又何須久不久便跳出來警告一番。看來樓市仍然走不出發燒、落藥、再發燒、再落藥的循環。不信?不妨放長雙眼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