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聰教打底闖明天

羅家聰教打底闖明天

經濟學入門課是學習「機會成本」,修讀金融及經濟學的學生Jason有機會面訪有「港版末日博士」之稱的交銀香港分行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請教經濟學理論與自由市場之關係。Jason有兩個選擇:一是與羅家聰見面;二是為投資分析比賽作最後衝刺。為了與羅家聰見面,Jason決定放棄為比賽訓練的時間,成為今次面談的機會成本。

羅家聰:交通銀行香港分行首席經濟及策略師

Jason:樹仁大學金融及經濟學系學生

Jason素來有閱讀羅家聰專欄的習慣,由於首次與偶像見面,他當然做足訪問前的準備,如重溫羅氏過往文章以及留意近期環球經濟熱話。

J:請問經濟師的主要工作是甚麼?你是純粹做數據分析,還是需兼顧作出投資決策?

羅:經濟師實際上要做四件事:聽、講、讀、寫。簡單來說,就是任何經濟資訊都要閱讀和研究,例如二十國集團(G20)峰會、貨幣寬鬆等,然後作出相關分析。我本身不需要做決策,但公司的決策會參考經濟師的分析。當初我剛入行時,也是甚麼都不懂,總之你要識就要睇。

幣量理論睇穿通脹

J:金融海嘯後,央行積極印銀紙救市,市場認為當貨幣供應增加,通脹就有機會來臨。作為讀經濟學的學生,又應如何詮釋外界對這個觀點的看法?

羅:幣量理論:MV(貨幣量(M)×貨幣流轉速度(V))=PT(物價(P)×交易量(T)),該等式左方是貨幣「動量」,右方是物品「動量」。在正常的情況下,經濟收縮T向下,狂印貨幣M向上,通脹P就有機會上升。

這情況亦類似物理學的「動量守恒」(Conservation of Momentum)理論,當你「唧」一些東西進入系統,就會有些「東西」溢出,它有可能是實質交易(Real Transaction)或者是名義價格(Nominal Price)上升。

金融市場融會學術

J:作為一般讀者,以後我們看到一些關於市場出現通脹的經濟新聞時,是否可用MV=PT這條程式作套用理解?

羅:正常情況下是,但當市場出現信貸危機,眾多因素不正常時,即使交易量(T)正在減少,但貨幣流速(V)的減幅也強勁,新增的貨幣供應(M)亦不會形成通脹。其實當大量貨幣或游資進入經濟體系,當中一定會有價格上升,它可能是資產價格,又可能是物價。

如果物價升就會造成通脹;若實體經濟升,就代表貨幣政策有效;如果經濟無改善又無通脹,游資可能暫時流入股票或房地產,造成股價及樓價上升。不過當股、樓的市盈率(PE)太貴時,實體經濟又跟不上,其價格就會下跌,然後又輪到其他價格上升。

J:過往你從事學術研究,現時則從事銀行工作,其實兩者之間有何分別?學術研究理論能否應用於金融市場?

羅:現時我亦有在大學教書,不過,工作始終是工作,學術始終是授課。事實上,不少投資銀行的首席經濟師都是經濟學教授,例如高盛集團前大中華區主席胡祖六等,而且有些大行甚至連資產定價模型(Generic Asset Pricing Model)亦是由經濟學教授去設計組合,由此證明金融市場能與經濟學術互相掛鈎。

質素參差學界悲哀

J :欲投身金融界的學生應如何裝備自己,才不會成為井底之蛙?

羅:其實這一代人的問題是質素參差,普及教育造成市場上有太多學校、學位和課程。

實際上,根本沒有這麼多符合就讀碩士學位資格的學生,但不少學校想賺錢,於是「夾硬」收取學生,將貨就價。事實就是今時今日的經濟學碩士課程愈教愈淺,程度遠不及十年前我所讀的。

J :即是大家紛紛去報讀碩士及博士學位,可惜目標卻不明確,你說的其實就是「學歷通脹」問題。

羅:理論上學生到學校讀書,目的就是學習個人不知道的知識,但現時學界實行用家主導,學生說想學甚麼,學校就教他甚麼,這正正是學界的悲哀。

我認為用學位去裝飾履歷表其實沒甚麼意思,讀書一定要讀自己有興趣的,其吸收動力與好奇心才會強大。

羅家聰小檔案

現職交通銀行香港分行首席經濟及策略師,在金融海嘯期間,因率先唱淡環球股市,並發表「淡完再淡再三淡」的驚人言論,故獲得「港版末日博士」的稱號。現實中,他亦擁有兩個碩士及一個博士學位,名副其實是一位經濟學博士。

Jason小檔案

現於樹仁大學就讀金融及經濟學系三年級,有兩年多的投資經驗,主要買賣港股,除了對股票有興趣外,對外匯亦有研究。為了與金融市場更貼近,他平時都會閱讀大量財經資訊。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

交銀香港羅家聰(左)親授經濟學理論,Jason(右)獲益良多。

羅家聰(左)寄語Jason讀書一定要選修有興趣的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