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9/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工業地建住宅路漫長

規劃署建議把總數29.5公頃的工業及商貿用地修改為住宅用途,為本港住宅用地供應提供新的來源,這是政府以往極少採用的,透過調整規劃政策去達致增加住宅供應,將可產生一石二鳥的效果,既可鼓勵充分利用現時因工業北移而荒廢的工業物業,又為樓價急升對本地置業家庭所造成的衝擊產生紓緩作用。

土地多在新界區

建議修改用途的土地位於荃灣、小瀝源、屯門、火炭、粉嶺、元朗、大角咀等區域,主要屬於傳統新市鎮,社會設施及交通配套齊備。

據有關文件,改用途有五項準則:高空置率,較多單一業權大廈、樓齡高,已有非工業用途在該土地內,該土地沒有發展或完全空置。規劃署會有秩序的進行改變用途。

有人認為上述轉用途的土地集中新界區,對紓緩港島及九龍市區缺地無幫助。雖然如是,但無論如何,這是政府踏出透過調整規劃政策去達致增加住宅供應的一步,應該予以肯定。尤其是沙田、荃灣、屯門、元朗等區域,由此所得的未來新增住宅單位,會對穩定這些區域的樓價有正面作用。

最快四年後面世

規劃署的建議應該得到上述區域工業樓的業主歡迎,單一業主的工廈較容易拍板重建,多業主的大廈則需要大家同意。就算規劃的改動獲得批准,並不代表業主可以馬上興建住宅,當中仍需要向地政總署申請補地價,計算方式為住宅用地與工業用地估值差額之數,在補地價金額達成協議後,還需經過修改原批地租約的程序,整個過程假如順利的話,最快要十二至十八個月完成,加上建築樓宇的時間,估計今次規劃調整所帶來的新住宅,最快可在四年後面世。

世紀21營運總監及資深測量師 陳東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