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7/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獨市經營有因由 拆骨分家太誇張

股票市場向來被視為香港這個金融中心的心臟,負責其運作的是集現貨、期貨與結算於一身的港交所。近年歐美的傳統交易所屢屢受到高頻交易、黑池及投資銀行等另類交易平台的挑戰,生意額被不斷蠶食,港交所卻可以「獨市經營」,抗衡另類平台的入侵,十足市場奇葩,少不免會惹來是非,尤其是香港開始實施反壟斷法,港交所的獨市地位肯定會受到挑戰,要求拆骨分家的更是大有人在。

的確,港交所能夠獨佔港股的經營權,來得比較特別,是法例白紙黑字賦予其唯一經營者的身份,與一些公用事業機構,在市場力量下形成自然壟斷,完全是兩回事。不過,這盤獨市生意的由來明顯有歷史原因,是市場經過幾十年發展出來。因此,港交所應否變身為一個純粹的交易平台,然後把市場向另類平台開放,這與獨市經營是否旨在壟斷市場,本質上並不相同,不應混為一談。

在歐美大行其道的另類平台,最近幾年像雨後春筍一樣,表面上百花齊放,投資者可各適其適,不用透過傳統交易所做買賣,不但交易費用可以討價還價,更可以利用這類平台非公開的特色隱藏身份。不過,這些另類平台不是沒有可非議的地方,其隱蔽性以及依靠高科技,令散戶處於不利位置。這些評價並非出自心有不甘的散戶,而是來自一些分析員及對沖基金經理的實戰體驗。

另類平台的速度高、收費低、對大戶有吸引力,無疑是市場競爭的結果,看似有利無弊,近兩年金融市場經常大震盪,負面影響才引起注意。最典型的例子是美股在五月六日的恐慌大跌市,雖然有意見認為當日的死因還未清楚,暫不應歸咎任何人,但不爭的事實是另類平台不斷把交易指令「轉來轉去」,不同平台之間欠缺統一規範,終於讓外界驚覺其殺傷力。換個角度來看,遲遲未能確定死因,就是因為交易平台之間錯綜複雜,不知從何查起。

事實上,說到交易所百花齊放,本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的「四會時代」便是全球罕見,其後合併為聯交所,之後再合併期交所及中央結算演變成今天的港交所,過程是因應市場發展、監管需要及市場參與者的意願進行,不能說一開始便是以壟斷市場、讓港交所獨市經營為目標。如果只為要打破壟斷、要引入另類平台競爭、要壓低交易費用,隨便把這個歷史演變過程推倒重來,未免有失偏頗。

港交所與其他傳統交易所比較,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具有監管職能,是現行三層監管架構中的前線監管者,把另類平台納入其監管範圍,難免會惹來利益衝突的批評。那麼,為了打破獨市,便必須把交易及結算業務分拆出來獨立經營,並且另設新的監管機構又或把職能歸證監會,動一次如此翻天覆地的大手術,是否真的划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