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國際貨幣體系需要的不僅是第三條腿

美元和歐元過去兩年先後因為本國及本區的債務問題,承受龐大的信心危機挑戰,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大不如前,雖然美元和歐元尚未至於兵敗如山倒,不過國際社會對於第三種國際儲備貨幣的呼聲日益高漲,適逢期內中國經濟表現相對較理想,人民幣匯價在封鎖的環境下亦顯得較穩定,成為不少人心目中理想國際儲備貨幣的另類選擇。

香港金融管理局前任總裁任志剛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指出,近兩年世界經濟狀況,以及美元和歐元的劇烈波動表明,僅靠美元和歐元兩條腿支撐的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既不健康,也不穩定,因此有需要第三條腿。任總的見解相信反映不少人的心聲,也是對國際金融體系千瘡百孔的現況不滿和憂慮的自然反應。

他提出人民幣要成為儲備貨幣,必須滿足五個條件,其中包括中國整體經濟總量需與美歐旗鼓相當。從這個角度看,人民幣要成為儲備貨幣,要走的路確實還很長。中國去年是五萬億美元,美歐的規模是十四萬億美元,是中國的兩倍以上,以每年百分之八的速度增長,需要再多十年才可以超逾十萬億美元,這還要假設美歐未來十年重蹈日本覆轍,經濟原地踏步,雙方的差距才可一步步拉近。

不過,國際金融體系的穩定和安全與否,不在乎有多少條腿,而在於每條腿是否健壯,無論是美國也好、歐洲也好,將來的中國也好,最重要的是,它們意識到本身肩負着全球儲備貨幣的重任,對穩定全球經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不是恃寵生驕,一味貪圖眼前利益,先使未來錢。

美元作為二戰後全球最主要的國際貨幣,本來沒有其他貨幣足以挑戰其地位,但一場金融海嘯,將美國金融體系虛有其表的醜態暴露無遺,全球投資者對美元的信心大失。歐元的經驗亦是現成的反面教材,各成員國對恪守穩健財政的要求,並非全部聽話合作,最終造成今日火燒連環船的惡果。歐元迄今為止的失敗,是敗於沒有好好地管理成員國的財政赤字。

中國以其迅速的經濟增長速度,當然有客觀的條件成為國際經濟社會的重要成員,可是單有這些條件尚未足夠令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比這更重要的是,從美國和歐洲的失敗經驗中吸取教訓,建立健康的金融體系和財政政策。

中國過去二十多年實行多次宏觀調控,令中國經濟同樣面對劇烈波動,其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不可忽視。中國經濟的深層次問題究竟有多嚴重,恐怕沒有多少人能道盡。若中國經濟自強不足,即使人民幣可以自由兌換,各國爭先恐後將人民幣納入儲備貨幣,將來加多的第三條腿可能也是發育不全,不足以讓全球經濟穩步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