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6/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G20追求共同經濟策略不切實際

G20集團存在的時間不算短,但崛起成為全球經濟及政治討論平台,則是拜金融海嘯所賜,因為歐美發達經濟體遍體鱗傷,讓新興市場有能力分庭抗禮。周末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的G20峰會,是金融海嘯後第四次同類首腦會議,如果說之前幾次還能夠在百年一遇的重大危機面前勉強保持團結,那麼在歐洲債務危機這所謂的海嘯第二波衝擊下,便無法再把分歧掩蓋。不禁令人產生疑問,究竟追求全球共同經濟策略是否空中樓閣、根本不切實際呢?

峰會的議程本來相當廣泛,涵蓋經濟、金融、貿易、市場監管以至環保政策等,但在這次會議召開前,歐美就着「削減赤字」抑或「刺激經濟」針鋒相對,把全球的視線聚焦在這項分歧之上,令峰會能否取得實質進展蒙上陰影。以德國為首的歐洲陣營認為,債務危機凸顯維持財政紀律的重要性,而美國則堅持在經濟復甦的基礎未穩固前,各國應信守共同進退的承諾,不能輕言退市。

兩大陣營所持的論據並非毫無道理,卻不是事實的全部。不妨想深一層,這其實是在全球貿易中,「順差國」與「逆差國」長期存在的矛盾,現在則變得更為明顯,形成一道難以踰越的鴻溝。很多意見認為,金融海嘯的深層原因是長期的貿易不平衡,順差國只顧把產品出口賺錢,逆差國則全靠借貸度日,要避免危機再次爆發,唯一方法是「再平衡」,順差國變身消費國,逆差國則增加儲蓄。

可是德國這個典型順差大國呼籲控制赤字、緊縮開支,意味着打算繼續只賣不買,無意帶頭增加消費;美國這個全球最大逆差國,多次表明不想再做「最終消費者」,要轉為以出口創富,如果單方面維持刺激經濟措施,其他順差國又緊縮開支變相壓抑消費、鼓勵出口,美國豈不是搵自己笨?所以針對削減赤字抑或刺激經濟的爭拗,骨子裏是誰應該負起「最終消費者」的責任,為其他國家創造需求。

中國也是貿易順差大國,與德國一樣必定成為眾矢之的,分別在於中國有人民幣匯率這張王牌,只要在峰會前稍為做點手腳,宣布增強匯率彈性,便可暫時過關。說來諷刺,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預期這樣可以增加中國的進口需求及壓抑出口,中國卻堅持人民幣升值無助改善貿易不平衡。如果事實的確如中國所說,升值豈不是多餘?相信被要求開放市場、增加進口的壓力很快會捲土重來。

順差國與逆差國的對立,不僅在貿易層面,也包括金融資本流動,這便解釋了歐美為何勢不兩立,全球金融監管改革變成各自為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世界銀行的改革十足權力鬥爭等現象。在之前幾次峰會,由於危機深重,尚且能夠同仇敵愾,現在部分國家的經濟及市場形勢看似逐步回到海嘯前,長久存在的矛盾再次浮現有何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