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吸引外企港上市 切忌片面國際化

港交所積極招攬外國企業來港上市再傳捷報,巴西一家大型資源公司已委任投資銀行及律師,籌備在港掛牌。此外,市場消息指一家在加拿大上市的礦業公司,亦有意來港作雙邊上市。隨着更多外國企業或上市公司選擇來港,港股邁向國際化的步伐肯定走得更遠,毋須過於依賴單一的上市公司來源地。不過,所謂國際化不能只看表面風光,還要兼顧市場監管能力,切忌追求片面國際化。

所謂外國企業或上市公司,其實是有層次之分,好像幾經波折才在今年初上市的俄羅斯鋁業,應可視之為名副其實的外國企業;至於傳出正籌備來港上市的巴西大型資源公司,相信也屬於此類別。香港能夠吸引這些企業,從根據地的歐洲及南美洲,千里迢迢到來,是港股國際化的成功例子。

不過,近期來港作雙邊上市的部分海外公司,嚴格來說並非特別國際化,這些公司的業務根據地主要在內地,本質上屬內地企業,只是過往選擇到香港以外的其他海外市場,例如新加坡、英國及加拿大等地掛牌,現在想「回歸」而已,算不算國際化實屬見仁見智。當然,回心轉意的原因,肯定是看好亞洲尤其是大中華區的估值比歐美優勝,無論是發行新股,抑或只作介紹形式上市而暫不集資,均說明港股的確具吸引力。

這些熱中來港上市的海外公司,多屬於資源類企業,與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資源消耗國不無關係。中國是全球名列前茅的石油進口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國,也是其他礦產及天然資源的大主顧,所以資源類企業遠道而來,或多或少是希望有近水樓台之便,愈接近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市場,愈可以提高估值,以及容易吸引投資者的目光。

可是,資源業屬周期性行業,前景極受經濟周期影響。當中國對各類天然資源的胃口大開時,企業的收入自然水漲船高,對投資者的吸引力相應增強。一旦內地的需求減弱,又或歐美的需求復甦,港股是否仍具備獨一無二的優勢,是不無疑問的。如果說能夠吸引這些公司來港上市是港股國際化的標誌,那麼暫時還說不上是均衡的國際化。

事實上,國際化的成果除了容易受全球經濟周期影響以致不太穩定之外,對市場監管如何實現國際化也帶來挑戰。一些外國企業所在的註冊地,與香港的司法制度不盡相同,如果是早已在其他地方上市,監管法規亦有別,有可能出現「監管套戥」,直接考驗本港監管機構的執行力。多年前的「歐亞農業事件」,本港監管機構鞭長莫及,完全無能為力,至今仍然記憶猶新。港交所積極到海外推銷,其誠意毋庸置疑,但也不能忽視後續的監管,否則,高高興興宣布招來甚麼巨型企業,臨門一腳卻要附加限制,必定貽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