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美聯儲尋找加息新板斧

美國聯儲局又開始一連兩日的議息會議,由於聯邦基金利率早已降至接近零息,理論上不可能出現負利率,議息會議其實早就「無息可議」,大概只是討論一下經濟形勢及退市時機等議題。本來,央行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定出利率指標,引導市場利率變化,從而調控經濟節奏,現在豈不是被廢武功?於是愈來愈多人,包括一些聯儲銀行行長均認為,應該研究以「儲備利率」取而代之,作為指標利率。

在此不妨先搞清楚這兩個利率概念。聯邦基金利率是銀行之間的隔夜拆借利率,當個別銀行需要資金周轉,可用這個利率借入同業存放在聯儲局帳戶內的資金,聯儲局則透過「公開市場操作」令利率維持在目標水平。至於儲備利率,是金融海嘯的產物,在二○○八年由國會授權聯儲局向銀行的超額儲備支付利息,目的是吸引銀行把資金存放在聯儲局,目前的息率是零點二五厘。

多年來,聯邦基金利率是市場的最重要指標,是所有銀行利率的依歸,例如美國銀行的最優惠利率便是聯邦基金利率加三厘左右。當市場利率高於目標水平,聯儲局會向指定交易商買入國債,變相向市場注資,令利率回落,反之亦然,這就是公開市場操作。不過,金融海嘯爆發後連番減息,現在已減無可減,銀行間的同業拆借又大幅萎縮,根本無從操作,指標意義被淡化。

相對而言,儲備利率現在更容易影響市場利率。銀行把剩餘資金放在儲備帳戶「借給」聯儲局,賺取的是完全無風險的利息收益,不用擔心有借無還,結果這些儲備由海嘯前約二十二億美元,急劇增加至目前約一萬億美元,可見其吸引力多麼巨大。除非市場的借貸利率遠高於儲備利率,足以補償銀行承受的風險,並提供具吸引力的利潤,否則銀行的必然選擇是一動不如一靜,因此儲備利率反客為主,有條件成為指標。

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早前在國會介紹他的退市策略時,曾提及提高儲備利率是退市其中一招,也是防範通脹的手段。他認為當經濟開始復甦,資金需求便會增加,銀行有很大誘因把儲備變成貸款,潛在的貨幣供應及通脹壓力將會非常驚人,因此以儲備利率影響銀行的放貸決定,對引導市場利率及控制通脹預期更加有效。但必須注意的是,目前過萬億美元的儲備,屬極端不尋常,當回復至海嘯前的水平時,儲備利率能否派上用場不無疑問。

其實,央行的指標利率並非一成不變,大家習以為常以聯邦基金利率作為最重要的指標,也不過是二十年的事而已。不過,儲備利率長遠的效用始終有疑問,相信只是權宜之計,當中要傳達的訊息並非聯邦基金利率變得一無是處,而是聯儲局正尋找新的板斧,為即將到來的加息周期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