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不思進取失優勢 金融硬仗怎接招

本港一向自詡為國際金融中心,其「國際」水平如何,大家心知肚明。隨着早前中央宣告鴻圖大計,計劃在二○二○年將上海打造成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的金融中心基礎迅速如流沙消逝。上海近年愈戰愈勇,明年亦將成立國際板,其迎頭趕上的勢頭,令過去逾十年仍沉醉在吃老本風光的港人,頓時驚覺香港金融業遭邊緣化的憂慮,並非杞人憂天,而是迫在眉睫的挑戰。

對於香港發展金融業的優勢不進則退,淪落至今時今日朝不保夕的田地,即將於下月中正式離任的港交所行政總裁周文耀,相信感觸最深,近期經常發表肺腑之言,對當前的金融業前景作出當頭棒喝。繼早前承認香港近年的經濟發展速度減慢,昨日更呼籲本港市場需要討論金融發展路線圖,因為當人民幣將來實行全面自由兌換後,香港證券市場將會面臨一場硬仗。

不管周文耀是否着意為其七年任內工作提早來個總結,可惜這個遲來的忠告,恐怕未必可以化成香港籌劃前路的及時雨。本港金融體系「十年如一日」,至今仍停留在十年前的階段,正是問題癥結所在。事實上,待上海明年推出國際板後,以上海崛起之勢,不僅中資公司會紛紛轉移陣地,改以上海作為第一上市地,滙控等長期的港股「台柱」,也早已表明心迹,會積極考慮在上海掛牌,此消彼長之勢一旦形成,香港恐怕追悔莫及。

無可否認,以內地經濟規模和市場之大,金融市場可供發展的空間着實不小。金融中心亦不會只有一個,但證諸倫敦和紐約的發展經驗,每個時區只可能存在一個主要金融中心,第一位和第二位之間的實力差距將會非常巨大。可惜香港金融市場改革一直「龜步」前行,其中一個原因是市場爭拗繁多、欠缺同心協力,簡單如實施證券無紙化,內地和外國市場早已成功推行,只有香港仍然維持舊有模式,究竟是否存在既得利益者從中作梗的問題,值得各方深切反思。

另一個同樣嚴重的問題,是特區政府財金官員在推動金融發展上一直沒有承擔,一味推說「大市場、小政府」,硬要由市場推動。商業機構事事以本身利益為先,既得利益團體各自為政,是商業社會的自然生態,要怪只能怪香港在回歸後,金融體系缺少具國際視野及決斷力的領導人物,才是最大問題所在。坦白說,內地政府早已看透人才的重要性,上海一早已積極以入籍及收入減稅等政策吸引金融人才,何況是金融體系內的領導人?相信在制訂藍圖後,推行過程肯定獲中央政府不少助力。若果港府繼續抱殘守缺,借自由市場為擋箭牌,拒絕大膽推陳出新,本港金融市場優勢最終被上海趕上,肯定是只會提早、不會延後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