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落藥不惜工本 退市必陷兩難

面對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內地去年底高調宣布推出四萬億元人民幣刺激經濟措施,救市力度之大前所未見。此外,世界各國亦不惜落重藥,實施龐大財政刺激方案,挽救受金融海嘯重創的經濟。然而,這些措施所引發的嚴重後遺症正逐步浮現。中央領導人對國際金融形勢的不尋常發展形容為「令人不安」,大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的感慨。可想而知,比較起應付金融海嘯,為資產泡沫問題善後,困難有過之而無不及。

隨着金融市場穩定下來,各國仍持續實施寬鬆貨幣和擴張性財政政策,令市場資金過剩。由於預計利率繼續停留在超低水平,投資者為尋求更高回報,資金大量流入各類資產市場,亞洲區首當其衝,造成資產泡沫及通脹升溫等。

內地在龐大的刺激經濟措施支持下,今年應可成功「保八」,因而惹來猜測是否已經為退市作準備。究竟內地是否具備退市條件?就如世銀預測,中國經常帳盈餘佔本地生產總值(GDP)比例,將從二○○八年的百分之九點八,下降至明年的百分之四點一,意味着明年淨出口對GDP的拉動作用,將面對重大考驗,帶動經濟增長的重任勢將由內需承擔。內地不願及早退市,反映經濟根本未完全復原。

另一方面,在早前結束的中美峰會上,兩國領導人發表的聯合聲明提到,救市政策不能收手,同意延續現有舉措,確保全球經濟復甦和金融體系穩定。很明顯,任何一方改變政策,必會影響貿易活動和金融市場資金流向。中國既然作出了承諾,相信不容易在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推翻。

可是,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加上人民幣升值預期,正吸引大量熱錢湧入中國,造成外匯儲備激增,人行要投放更多基礎貨幣,令流動性進一步氾濫,不但谷大資產泡沫,更會帶來通脹。內地官方雖然至今仍堅稱不會過早退市,但在資產價格大幅上漲及通脹預期抬頭之下,人行看來已靜悄悄地出手,試圖為市場降溫。過去七星期,人行通過發行央票等方式,共回籠資金高達七千多億元人民幣。

人行透過公開市場操作,但仍不足以有效地收縮流動性,至於是否會落重藥,例如加息、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官方一直沒有表態。原因很簡單,一旦內地加息,將會擴大與美國的息差,吸引更多熱錢流入,是另一個兩難局面。

坦白說,在去年金融市場瀕臨崩潰之時,中國高調落重藥救市,可增加市場流動性,亦收到改變市場悲觀情緒的心理效果。然而,如果現在「大鑼大鼓」高調地宣布退市時間表,肯定會引起金融市場出現不必要的波動。為了應付市場資金過剩、資產泡沫問題,預期短期內將繼續以低調的方式,作為回應退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