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量化寬鬆政策上癮難自拔

外匯市場風起雲湧,弱勢美元成為眾矢之的。其實,在主要貨幣中,表現最差的並非美元,而是英鎊,跌浪的長度和深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金融海嘯中,英國總是走在救市最前線,率先把問題銀行「國有化」,推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亦最狠,以致財政赤字的比例最高。隨着金融市場最壞時刻過去,救市後遺症陸續浮現,英國又一次身先士卒,向世人展示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

英國政府估計,明年的財赤高達一千七百五十億英鎊,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百分之十二,是G20國家中最高的,如何在力保經濟復甦的同時,又能削減財赤,確實非常頭痛。首相白高敦昨天提出,將會在未來分批出售政府資產,籌集約一百六十億英鎊。此外,還有早已提出的方案,包括加稅及削減開支,力求在四年內把財赤減半。不過,相對於空前膨脹的赤字,只是杯水車薪。

英國的財政開支急增,主要來自幾方面。首先,為了挽救瀕臨倒閉的銀行,政府要承擔大筆或有負債。其次,為阻止經濟陷入蕭條,推出很多擴張性財政措施包括減稅,導致入不敷出。第三,央行實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透過印銀紙買入大量國債來推低利率,變相把政府債務貨幣化,政府發債容易,負債亦極速增加。

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結合政府大增開支,可為市場營造一個寬鬆環境,令經濟休養生息,但這是有代價的。短期而言,這會令英鎊匯價失去支持,削弱資金流入的積極性,超低息更會令英鎊淪為套息交易貨幣,觸發資本外流;長遠來說,政府負債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危險水平,高主權評級隨時不保,一旦被降級,將嚴重削弱英鎊資產的吸引力,令財赤更難解決。

白高敦昨天明示不會結束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以免經濟受到打擊,取而代之是透過出售政府資產填氹。目前英國政府的公共資產組合約為二千二百億英鎊,應付財赤似乎綽綽有餘。可是,真正能拿出來賣的資產規模有限,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大量出售。換言之,財赤高企將會繼續困擾英國經濟,英鎊的弱勢難以扭轉。

在金融海嘯最危急的時候,救市無所不用其極,不會惹來甚麼非議,但救市容易退市難。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以往只是書本上的理論,沒有多少實戰經驗供參考,巨額赤字及超低息環境下造成的匯率波動,要如何收拾,只能憑空想像。目前最積極採用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是英國及美國。英國進退兩難的處境,看來正是美國未來的寫照,危機未爆發只是時辰未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