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9/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滬市魅力十足 港股不進則退

內地對於成立國際金融中心說做就做,上海更已建立了一套國際金融中心的長遠規劃,其中之一是海外企業將會在明年獲准在上海交易所上市,雖然設立國際板的法規還未公布,但已吸引不少海內外大型企業部署前赴A股的時間表,恒地主席李兆基更揚言:「A股上巿,個個都想。」這番話對本港經濟金融體系的掌舵人,不啻是當頭棒喝,不要以為人民幣未來十年仍未自由兌換,香港可保持領先的優勢。

自中央宣布於二○二○年將上海打造成國際金融中心之後,今年五月份,上海便宣布允許外資企業在上海交易所上市,更已定下明年推出國際板,允許境外的公司發行A股,並以人民幣計價,預料人民幣將走向國際化,向前邁出一大步。

上海計劃設立國際板的消息,即時觸動了一批富有投資觸覺、發展計劃周詳的大型企業,滙豐控股、中移、中海油、中信泰富、渣打集團及長和系一早高調表態有意到上海上市之外,市傳名單還包括紐約交易所、通用電氣、全球最大鐵礦石供應商淡水河谷等,市場預期「排隊」赴A的名單,肯定不只此數。

赴A計劃一旦啟動,毫無疑問投資香港的資金將會減少,因為若果外面進來的錢一樣多,上海的水位高了,香港的水位肯定下降。不過在人民幣仍未自由兌換、資本帳又未開放之下,未來十年也未必能威脅香港,對港交所的影響,主要是內地投資者可能不會再透過種種途徑,在港買賣這些股份而改往上海。

港交所主席夏佳理亦指出,「到(人民幣)自由兌換時,才是真真正正的競爭」。目前國際企業如果在上交所上市後,其籌集的資金是拿不走的,只能在內地發展,將來如果又來本港上市,整個市場份額也會隨之增加,而且不少企業如滙控就分別有在紐、倫、港等多地上市,基本不成問題。加上香港並無股息稅,香港一定繼續有自己的優勢。這些話雖然都是實情,但當局必須明白,單憑這些優勢不足以令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屹立不倒。

截至本月十六日為止,上交所A股總市值已達十六點四萬億元人民幣,超越港交所主板的十六點一八萬億港元。隨着大型企業捧滬棄港的漩渦不斷擴大,滬港股市此消彼長的形勢只會有增無減,本港即使未處於捱打階段,前景亦不容樂觀。當局對港股市場十年後的長遠計劃及未來如何定位,目前仍是一片空白,這正是本港國際金融地位或不保的危機所在。

香港必須居安思危,金融體系一方面固然要保持開放、自由,與國際接軌的固有優勢,另方面也不能墨守成規,單靠吃老本,須改善優化市場機制,不斷提升競爭力,才可加強對國內外優質企業的吸引力,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