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救市狂泵水泡沬再起

本文重點
金融海嘯爆發以來,各國央行採取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大灑金錢救市,埋單計數共投入11.9萬億美元(約92.82萬億港元)。但救市後遺症陸續浮現,當中包括流動資金氾濫、財政赤字難題及通脹威脅重現等。

美國聯儲局○一年開始劈息,冀減輕科網泡沫爆破對經濟的殺傷力,但間接製造了較科網泡沫更大的房貸泡沫;去年第三季房貸泡沫爆破,美國及多個國家紛紛推出龐大救市方案,德銀研究報告指出,過度寬鬆貨幣政策令資金過剩,或催生另一次資產泡沬。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救市開支將加劇二十國集團(G20)成員國的財赤,估計財赤佔今年GDP比率升至10.2%,創二次大戰以來新高,英、美、日三國的比率分別為11.6%、13.5%及10.3%。預期G20成員國明年至一四年的債務比率將達GDP約85%,較金融海嘯爆發前高25個百分點。

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七月份政府財赤達創紀錄的1,807億美元,使去年十月開始的○九年度首十個月的財赤擴至1.27萬億美元,遠超上年度同期的3,890億美元,也打破以往紀錄。經濟衰退導致稅收減少,加上政府動用巨資救市,造成財赤持續惡化。

經濟勢受打擊

經濟師預計,財赤會提升美國的借貸成本,加劇財政壓力及提高通脹預期。一旦通脹惡化,將對脆弱的經濟復甦造成打擊。

有分析指,通脹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若不承認這個長期結果,任何人都無法解釋目前全球「無限量救市」資金的最終出路。歐洲央行前首席經濟師伊辛表示,除非政府及央行及早撤除經濟刺激措施,否則當金融危機過去時,通脹必死灰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