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不良貸款「雙降」之後必「雙升」

內地的貨幣政策明鬆實緊,新增貸款大幅減少已成定局,但由上而下壓抑銀行的放貸衝動,只能壓得一時,一有機會,新貸隨時再現井噴式增長。相對而言,歐美銀行業則被動得多,寧可少借少錯,逼得瑞典央行要實施負利率,創全球央行先河來催谷銀行放貸,英國央行已暗示打算有樣學樣。東西方銀行各走極端並非正常現象,內地銀行看來正向中間靠攏,但空前巨額的新貸款覆水難收,銀行注定要為之前的衝動付出代價,就是不良貸款上升。

內地的上市銀行近日公布業績時,經常提到「雙降」,即是不良貸款率及不良貸款額雙雙下降,用意是證明就算貸款大幅增長,質素仍在掌握之中。其實,這說法多少有點自欺欺人,不妨舉個簡單例子來說明:假如在一百元貸款中有一元是壞帳,不良貸款率是百分之一;當貸款增至二百元時,不良貸款率便降至百分之零點五。另一方面,在超寬鬆貨幣政策指導下,銀行樂於向有困難的客戶施以援手,延期追數或給予新貸周轉,原來還不起的貸款,頓時變成無拖無欠,可從不良貸款中剔除。這樣的「雙降」猶如用紙包着火,最終是包不住的。

中國銀行業協會副會長楊再平昨天在北京一個論壇上總算講出實話。他說內地銀行上半年發放超過七萬億元人民幣的新貸,不良資產將會在兩、三年後顯現,導致不良貸款率上升一至兩個百分點。不要小看這區區一、兩個百分點,已相當於過千億元人民幣,足以令銀行盈利大倒退。不過,這位銀行業代表似乎只說出事實的一半,因為新增貸款是超常規增長,最終的損失應該遠高於此數。

上半年無疑是非常時期,需要採取非常規手段保經濟增長,銀行的潛在壞帳,不能按一般的經濟周期來推算。在流動性超寬鬆下,不良貸款的形成不單取決於企業盈利和投資回報,更重要是取決於後續的現金流。新貸款源源不絕,大可以債冚債;資金鏈一旦斷裂,後果可想而知。當然,新發放的貸款總不會即時變成壞帳,實現「雙降」沒有難度,當新貸規模回落,便難免造成大量不良貸款。

另一方面,剛才提及瑞典央行開先河,向銀行放在央行的存款罰息,目的是逼銀行把錢用來放貸,又或購買債券壓低利率,顯示歐洲信貸仍然緊縮。英國昨天公布的數據便是佐證,七月份消費貸款破天荒縮減超過二億英鎊,製造業出乎意料地收縮,難怪英國央行有意向銀行罰息。銀行不願放貸,反映對經濟前景有保留,內地企業期望歐美的需求很快復甦,不容易成真。現在借錢做新投資,將來恐怕難有好回報,是另一枚不良貸款的計時炸彈。

中央鼓勵銀行大力放水,短期而言是透過谷大投資來保增長,長遠則是押注歐美市場的需求,承接內地企業的新增產能,可是兩地銀行業對放貸的態度大相逕庭,已預示着這一場豪賭的贏面不高。不良貸款「雙降」之後,必定迎來「雙升」。這絕非杞人憂天,在投資市場早已找到答案。不妨看看,內地股市這一波升市中,哪個板塊一直落後?是銀行板塊。正所謂「出得嚟行、預咗要還」,究竟由誰來償還呢?大家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