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銀行官股急謀脫手 金融改革功虧一簣

在金融海嘯期間,歐美動用大筆公帑,直接或間接入股多家大型銀行,變相「公有化」,結果有人歡喜有人愁。瑞士政府最近沽出手上的瑞士銀行股份,獲利接近十一億美元,而美國政府持有的花旗銀行股份,目前帳面獲利超過一百億美元。如果撇除少數幸運兒,其他大型經濟體為打救銀行而持有的股份,至今合共仍然虧損過百億美元。不過,這些獲利個案就算只屬少數,肯定會令其他正在「坐艇」的政府如坐針氈,面對更大的政治壓力,想辦法盡快脫身,推動金融機構監管改革的努力將功虧一簣。

環球股市回升,金融股大幅反彈,是一些銀行「官股」能夠獲利的主要原因。其實,其他國家的政府毋須眼紅,雖然手上的銀行股份仍未能由虧轉盈,但蝕幅已大為收窄。以英國為例,由政府持有的萊斯銀行及皇家蘇格蘭銀行股份,在六月尾帳面損失超過一百八十億美元,現在的虧蝕已減少至只有五十五億美元。至於獲德國政府入股的德國商業銀行,目前的股價較政府購入價僅低百分之二。據悉,多國政府已聯絡投資銀行,研究出售股份的可行性,把當初打救這些銀行的目的忘記得一乾二淨。

在危機高峰期需要政府入股的銀行,都是一些金融巨無霸,被視為大得不能倒下,否則會把經濟拖垮。所謂大得不能倒下,除了業務規模龐大之外,範圍涉及不同國家和市場,一旦倒下引發的不只是經濟問題,還有一連串政治問題。當時全球主要經濟體都認同,將來不能再讓類似情況重演,因為大得不能倒下,等於大得難以監管,故要從最根本入手,防止金融機構變成難以駕馭的龐然巨物。歐美政府在海嘯後發表的專家報告,提出的監管改革建議均朝着這個方向,可惜到現在仍然是紙上談兵。

當然,受政府直接或間接控制的銀行,在這一波股市大升浪中,表現的確不及其他屬自由身的同業。這些問題銀行的精力主要用於重整架構、出售資產,以及改善資產負債表質素等,根本無暇或無力在市場上大幹一番。由於競爭力不及同業,盈利難有大改善,股價自然落後於人,似乎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局面。

其實,只要想想當初打救這些銀行的目的,盡快完成監管改革,政府便可以全身而退。事實上,各國針對金融海嘯的檢討報告所提及的建議,正是解決問題之道,例如推行反經濟周期的資本水平要求、重整金融機構的薪酬架構、把不同的業務分家,以及建立新的宏觀監管機構等。當一眾問題金融機構不再需要政府扶助或擔保、競爭力得以恢復時,股價自然水漲船高,政府便可以功成身退。

由此可見,退出的時機不應着眼於股價高低和投資回報,而是視乎改革的進度。相反,如果各國政府只求不蝕本,便把手上的金融機構股份出售,反而會令市場產生錯覺,以為情況回到海嘯前便沒問題,甚至質疑當初的行動是否過了火,扼殺了金融業的活力和創新。事實上,這些想法的確愈來愈普遍,金融機構固然不想受約束,投資者似乎也開始不耐煩,如果各地政府還不好好運用手上的股權,改革的機會將會愈來愈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