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美失業似好實壞 無謂開心得太早

美國七月份失業率十五個月來首次回落,的確出乎意料,同期的非農業職位明明是減少二十四萬七千多個,雖然幅度低過預期,但趨勢沒有改變,有更多打工仔加入失業大軍。為何失業率不升反跌呢?既然無法在職位的變化中找出就業市場真實情況,倒不如從統計方法入手,看看背後有甚麼蹺蹊。以就業數據來判斷經濟表現,最重要是搞清楚市場的真實變化,所以不應開心得太早。

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數字,失業率出乎意料回落,原因並非職位增加,而是勞動人口減少四十二萬二千多人,比同期失去的職位多四成,至此真相終於大白。由於勞動人口減少,計算失業率的基數自然變小,令失業大軍佔整體勞動人口的比例下降,失業率便由升轉跌。為何有這麼多人離開就業市場呢?因為長期無法找到工作,最終只好放棄,可見企業創造新職位的動力很低,工作機會難求。這究竟是好消息抑或壞消息?如果美國的整體就業人口維持在六月份的水平不變,失業率便會一如所料,由百分之九點五上升至九點七,而不是下跌零點一個百分點。

就業市場這一變化,與美國企業改變經營策略息息相關。近期不少企業公布的業績皆符合或勝過預期,原因並非營業額大增,而是削減成本奏效,慳錢方法不外乎是裁員,由其他員工分擔額外工作量,這從勞工部公布的數據可見端倪。美國七月份的每周平均工時增加零點一個小時,相當於增加四十萬個職位。不過,企業似乎無意增聘人手,只是要求員工提高效率來應付需要。

雖然就業數據相對其他經濟指標,往往是滯後的,但職位繼續減少反映裁員情況持續,而更多人脫離勞動市場,令人擔心失業問題屬結構性,不容易隨經濟見底而逆轉,就算真的復甦,只不過是「無就業復甦」而已。事實上,美國接近一千五百萬失業人口之中,有近五百萬人失業已超過半年,當他們陸續放棄搵工,失業率再爆冷下跌亦不令人意外,問題是這樣算不算真正的復甦呢?

失業率「似好實壞」,意味着美國的物業及消費市場仍面對巨大壓力,不能掉以輕心。試想想,失業率回落並非顯示工作職位增加,拖欠按揭供款甚至斷供仍會陸續有來,樓市或再下試低位。消費意欲與就業市場的關係,更加不言而喻,消費又能旺到哪裏?當然,投資市場傳統上只看數據,失業率回落就是回落,短期而言對股市定有支持,至少確認了經濟見底的預期。不過,相信開心過後,投資者很快又會擔心失業率能否持續改善,聯儲局又會否提前收緊寬鬆貨幣政策?真是船頭驚鬼、船尾驚賊!

不難想像,美國的失業率未來會非常波動,當那些放棄搵工的人重投勞動市場,令比較基數變大,失業率便會再度惡化,甚至突破雙位數亦不出奇。畢竟自這輪衰退開始以來,已有超過六百萬人失去工作,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創造足夠新職位容納他們,無就業復甦將會非常漫長。美國在過去三十年,曾經出現三次嚴重的無就業復甦,復原時間最短要五季,最長需要十七季,今次又如何?最好還是不要為失業率忽然回落而樂極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