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7/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傷口未好忘了痛 結構產品又抬頭

本港的結構性投資工具市場,在信貸危機及金融海嘯後一度沉寂,最近有捲土重來之勢。一項調查指出,以港元為單位的結構性票據或合成證券,六月份的銷售額達到七十八億元,較一月份急升超過四十倍,七月至今的銷售額亦達六十七億元。結構性產品再受追捧,與股市大旺有關,同時印證了投資者是善忘的,傷口未好已忘了痛。

結構性產品的性質屬於衍生工具,其價值與股票、外匯或商品價格掛鈎。雖然掛鈎資產千變萬化,但玩法則萬變不離其宗,最普遍的形式是期權投資組合,等於與發行商對賭。這些衍生工具,在順勢時能帶來可觀收入,一旦市況逆轉,投資者又沒有做好風險管理和及時止蝕,損失可以非常嚴重。早前便曾有上市公司,因投資外匯累計期權損手,輸掉過百億元,轟動市場。至於影響最為廣泛的,莫過於雷曼迷你債券爆煲,幾萬名投資者蒙受損失。

投資銀行界指出,很多投資者眼見股市強勁反彈,擔心錯過一波又一波的升浪,加上對經濟前景有信心,便躍躍欲試。此外,銀行存款利息似有若無,債券的回報又沒有吸引力,故紛紛轉投回報較高的結構性產品。所謂的高回報,其實只是反映這些衍生工具的內在風險,如沒有認清潛在風險有多大,輸身家亦不足為奇,累計期權及迷債的慘痛教訓歷歷在目。現在爛攤子還未收拾,投資銀行已蠢蠢欲動,無疑是在挑戰監管尺度。

在迷債爆煲之後,結構性產品的監管收緊,令零售銷售大減,相信近期熱賣的產品,銷售對象是以「專業投資者」為主,才能避開監管關卡。究竟怎樣才算「專業」?市場至今莫衷一是,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專業與否絕對不能只看身家多少或投資金額高低。這些投資者是否真的明白結構性產品的風險?持倉位置不同,例如長倉或短倉,風險差天共地,監管機構必須看緊一些。

另一方面,結構性產品充斥市場,影響所及的絕非個別投資者,而是整個市場。從過去的經驗可知,每逢有大量結構性產品到期贖回和平倉,涉及大量買賣,投資銀行可能在最後一刻才發出交易指示,容易令個別股份及大市出現波動。如果掛鈎的股份平常交投較疏落,短時間內難以消化大量買賣盤,急升暴挫在所難免。早前有多隻股份,在收市前一分鐘大幅波動,其他投資者亦受牽連,市場人士估計是與衍生工具有關。

其實,結構性產品可視為市況的溫度計,大市愈熾熱,銷路便愈好。不過,投資者的心態往往是滯後的,在大市開始回升時,仍然驚魂未定,不敢入市;當升勢持續一段時間,才想到要追落後,尤其希望找到方法把之前錯過的一併賺回來。不要忘記,結構性產品多少有點對賭的味道,一方賺錢等於另一方輸錢,試問作為發行商的投資銀行,又怎會做蝕本生意呢?

投資要精明 助你成為投資達人
詳情瀏覽on.cc《精明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