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碳排放權交易 明知可為而不為

港交所上周五發出「核證減排期貨」諮詢文件,探討在香港發展這類碳排放權衍生工具的可行性。碳交易市場被形容為潛力比石油及黃金更大,香港要維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自然不應缺席。不過,綜觀整份文件,予人的感覺是前景悲觀,可能既缺乏市場參與者,又沒有市場需求,諮詢市場意見似乎只是以免被批評甚麼也不做。看來,今次又是拓展新金融產品眼高手低的典型。

核證減排交易起源於一九九七年達成的《京都議定書》,有份締約的發達國家(不包括美國)同意在二○一二年,把溫室氣體排放量,按一九九○年的水平減少約半成,至少減排五十億噸二氧化碳。此外,發展中國家則獲鼓勵投資減少污染的項目,然後把減少的排放量經第三方核證,出售予有需要的國家或企業來彌補減排不足。據估計,發達國家在限期前將無法達標,核證減排配額便成為搶手貨,市場規模預料可達一千五百億美元。

面對這個潛力甚大的市場,自然不是單靠設立一個交易平台、供買賣雙方喊價便可,還有很多配套工作要做,港交所明顯是看到箇中困難。例如,諮詢文件提到曾經參與商討的碳排放權市場參與者,並沒有在香港開設相關交易部門,未必會成為市場用家。至於核證減排配額最大供應地的中國,沒有相關的二級市場,短期也看不到政策會改變。

如果甚麼也不用做,一打開門口,客人便湧進來,恐怕是不可能的,但也不應全歸咎港交所,因為政府根本沒有配合。特區政府常說要發展股市以外的期貨市場,方法就是把球踢給相關交易所,由它們代勞,試問哪有這麼便宜的事?交易平台只是一小部分,還需要專門的核證機構負責認證,並由投資銀行和交易商撮合交易,以及協助定價和風險管理,並非港交所可以獨力承擔,政府責無旁貸。

當然,中國是核證減排的最大市場,沒有中央首肯,香港寸步難行。目前,內地企業出售減排配額多是買賣雙方直接交易,作價遠低於在歐洲公開的交易價格,理論上需要一個二級市場取回定價權,實際又好像不想香港參與。究竟是特區政府會錯意,抑或中央口惠實不至?擾攘多時的港股直通車便是現實寫照,內地官員一時說開、一時叫停,港股被舞高弄低。特區政府必須從政策層面上,徹底擺脫這種被玩弄於股掌的困局。

歐洲的減排交易已經極具規模,印度則是亞洲市場的表表者,香港現在才起步已屬相當落後。從其他市場的經驗可見,企業參與、獨立核證、金融機構配合的一條龍服務必不可少。有市場人士認為,香港本土沒有太多需求,起步點可選擇珠三角的中小企,然後逐步擴大。不過,港交所、特區政府及中央貌合神離,以「市場主導」為藉口,乜都唔做,碳排放權交易明知可為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