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美監管改革 並非完美 仍可借鑑

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逾七十年來最大規模的金融監管改革,建議書長達八十多頁,監管理念大致可歸納為三方面。其一,由專責機構監察系統性風險,防止泡沫再現;其二,制訂程序讓那些爆煲而又具有系統重要性的機構有秩序結束;其三,由獨立機構負責保護金融消費者的權益。這種模式並非完美,但總算回應了金融海嘯暴露出的市場監管問題,值得其他地方的監管機構參考。

監管理念的徹底轉變,總是伴隨着金融危機而來,因為原有的模式已被證明行不通。在金融海嘯之前,美國金融機構的系統性風險,要不是無王管,要不就是無力管,任由泡沫膨脹,結果以災難收場。將來,聯儲局會被賦予權力,監察那些具系統重要性的金融及非金融機構,透過規定資本要求及限制借貸,避免再次出現風險失控,把金融市場以至整體經濟拖垮。

至於成立金融消費監管機構,可以視為一種互相制衡的方式。當然,金融機構的經營者與消費者,身處同一個系統之內,分開監管似乎有點疊床架屋。可是,由同一機構監管,會有利益衝突的危險,因為既要留意金融機構面對的系統性風險,又要關心金融機構的生存,當這兩個目標出現矛盾時,便難以保證不會作出妥協。金融海嘯毫無疑問就是監管妥協的結果。

其實,奧巴馬把監管提升至系統性風險的宏觀層面,不一定能安枕無憂。過去,監管機構迷信市場可以自律,放鬆了警覺性;將來則有可能變成迷信聯儲局這個至高無上的監管機構,能夠防範所有危機、杜絕泡沫,結果又是放鬆警覺性。再者,判斷系統性風險高低,人為因素非常大,這一任聯儲局主席可能看得較緊,假如將來換上一個格林斯潘式的主席,會否重蹈覆轍?不過,現在的首要工作始終是修補監管漏洞,將來的問題惟有遲些再說。

美國這次金融監管大改革,無疑是補鑊行動,證明以往一業多管是有問題的,最終必定變成無王管。此外,監管機構對於監察風險的成效,亦深受主管官員個人的能力和經歷影響,做多做少、有否及時預警,因人而異。類似問題並非美國獨有,其他市場亦有相同情況,香港便是其一。

雷曼兄弟倒閉把多年來積累的系統性風險引爆,觸發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由雷曼發行的迷你債券,則在香港掀起軒然大波,反映香港的監管機構同樣低估了系統性風險,證券銷售一業兩管則造成權責不清。不難看到,香港對系統性風險的監察,範圍過於狹隘,亦沒利用保障金融消費權益這機制來限制風險累積,風險控制的鬆緊往往是主管官員的個人判斷,並非制度性安排,像美國一樣,出事只是遲早問題。可惜雷曼迷債爆煲至今,仍未看到當局有意對本港的監管制度進行徹底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