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發新股疏導游資 熱錢後患未根除

中國證監會發出一份關於完善新股發行的徵求意見稿,估計內地暫停八個月的新股上市活動,最快可在六月重開。有市場人士認為,這反映中證監滿意A股目前的表現,對後市有信心。但與此同時,中國銀行董事長肖鋼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透露,雖然人民銀行口頭上承諾繼續實施適度寬鬆貨幣政策,但實際上政策已在收縮。因此,內地為重開新股上市造勢,時機選擇顯得相當微妙,相信真正的目的是調控,為股市降溫。

為何讓新股上市可以調控股市呢?背後原理正是市場供求。每當有新股上市,市場上流通的股票供應量便會增加,供求關係隨之起變化,大量資金追逐有限股票的現象將會改變。至於資金被分流的情況會如何?便要看有多少新股被安排上市。不過,有一點很清楚,就是A股過去六次重開新股上市之後,大市的即時反應都是下跌。

內地股市自今年初以來,表現一直優於其他市場,與外圍市況相比,可說是一枝獨秀,原因很簡單,完全是資金推動所致。這些不是一般的資金,而是中央為救經濟放出來的巨額資金。今年首四個月,內地銀行新增貸款達到史無前例的五萬多億元人民幣,貨幣供應增幅超過百分之二十五,內地股市跟隨着信貸猛增而一路急升。銀行貸款有相當部分流入股市,早已是公開的秘密。肖鋼亦不諱言,新增貸款未全部流入實體經濟。

很明顯,繼續任由資金湧入股市,遲早又會出現泡沫。以為股市被炒起便是經濟回暖的指標,最後難免以樂極生悲收場。雖然銀行的新增貸款正在逐月回落,但已流入市場的所謂存量資金仍然龐大,突然大規模抽資必定引起恐慌,以重開新股上市來疏導,屬相對溫和的做法。目前,有三十多家公司早就通過了審批,可以隨時上市,集資額數以百億元人民幣計。此外,排隊等候審批的公司超過三百家,相信中證監會運用這些籌碼來調控股市。

外圍經濟開始喘定,最壞時刻或已過去,內地調整銀行放水規模是順理成章。再者,企業透過上市集資,可以吸收市場游資,集資所得理論上可視為流入實體經濟,既可降低對銀行貸款的依賴,又可恢復股市的集資功能,屬於正路做法。

其實,銀行新增貸款破紀錄的後遺症豈止存在於股市,就算貸款的確流入實體經濟,不等於沒有問題。由於歐美市場需求疲弱,內地很多企業出現產能過剩,但中央及地方政府為了在數字上保增長,通過財政刺激大灑金錢,不單維持已經過剩的產能,救市政策還進一步讓產能擴張。在短期內,工業增加值及採購指數等指標或有增長;長遠而言,這些過剩產能將變成經濟增長的負累。因此,重開新股上市,如果是為疏導過多的資金,做法值得歡迎,可惜遠未足以解決信貸暴增帶來的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