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原定十二月十二日巡視太平島,但臨時放棄,僅派出內政部長等人前往。消息稱,馬英九是迫於美國壓力取消登島。如此看來,馬雖然已進入執政末期,但內政外交還是擺脫不了美國的掣肘,這不僅是他個人的悲哀,更是台灣的悲哀。

美國面前唯唯諾諾

原本馬英九是可以通過登島為自己留下政治遺產的,因為他雖然不是第一個登太平島的台灣領導人,蔣經國及陳水扁都登上過太平島,但比起他們,馬登島需要更大勇氣,原因在於南海正處於多事之秋,美國一直勸他不要登島,以免南海問題複雜化,給外界一種和大陸聯手拱衞南海的印象。如上所述,台灣內政外交向來唯美國馬首是瞻,馬英九能登島,就表明他不顧美國反對,終於自己能做一回主了。但現在給人的印象是,他還是那個在美國面前唯唯諾諾的馬英九。

不懷疑馬英九的中國情結,他可能是台灣最後一個有中國情結的領導人。正因如此,他對釣魚島和太平島才會念茲在茲。馬英九和台灣當局在最近半年內多次提到太平島和南海。七月,馬英九在慶祝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國際研討會上稱,「任何國家企圖否定太平島作為島嶼的事實,都無法減損太平島的島嶼地位以及依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享有的海洋權益」。八月,他在出席「東亞海域和平論壇」致詞時重申釣魚島「主權」,同時提及在太平島派駐人員是行使「主權」的明證。十一月,行政院長毛治國表示,可在太平島規劃小規模演習。

馬英九登太平島據說規劃已久,本來是在「習馬會」前去的,怕影響「習馬會」而延遲到「雙十二」。選擇「雙十二」也有一個理由,就是新建碼頭竣工,馬赴太平島主持揭幕典禮,這樣也就減少外界對其宣示南海主權的猜疑。

儘管台灣多次表示不會和大陸協商南海問題,馬英九如果登島,也不表示台灣和大陸在南海問題上有共同立場,但對大陸而言,這至少客觀上有助改善自己在南海較量中單兵作戰的處境,因此大陸無疑樂見馬英九登島。現在期望落空,大陸只能憑藉一己之力同各方周旋了。

馬英九的任期還有半年,有消息說不排除他在美國軍售清單落實後再登島。但即使馬英九實現了登島,其意義也要打折,因為對一個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退讓,最後雖然實現了,但人們不會把它看作壯舉,反而會視為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