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至少十名武裝分子悍然攻擊位於馬里首都巴馬科的麗笙酒店,馬里、美國、法國以及維和部隊在同他們對峙九小時後解救了被困人質,但有來自中國、俄羅斯、比利時、以色列、美國和馬里的人士在事件中遇難。在武裝分子襲擊酒店的同時,與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有關的獨立納賽爾主義運動通過社交網絡承認責任。

該運動只有兩年歷史,由策劃前年阿爾及利亞東部國際天然氣工廠攻擊事件的貝勒穆克泰爾創立,其政治目的是爭取結束馬里中央政府迫害生活在北部的圖瓦雷克和阿拉伯人,但影響力似乎已滲透到中部黑人部族地區。

這次襲擊事件,凸顯近年來撒哈拉沙漠以南薩赫勒地區以至非洲西部廣泛區域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麗笙酒店位於戒備森嚴,而且大使館和政府機關林立的巴馬科城西,反映恐怖分子不把法、美、英三國訓練的馬里軍警放在眼內,同時向積極干預馬里內亂的法國和美國示威,以行動證明可以隨時攻擊西方目標。

伊斯蘭主義激進運動的確是西非各國的心腹大患。最近,九成以上人口信奉伊斯蘭教的塞內加爾計劃步剛果共和國、乍得和喀麥隆後塵,禁止民眾穿着從頭到腳都包得密密實實,只讓穿着者透過眼前網紗看東西的波卡。塞國內政部長達烏達表示,政府打算禁止人們穿波卡不是出於宗教考慮,而是這種部分穆斯林女性穿的罩袍方便激進分子隱藏身份,甚至把爆炸品收藏在衣衫內,已成為安全威脅。

人權安全 孰輕孰重

隨着武裝分子於本年六月在首都恩賈梅納發動了造成三十多人死亡的炸彈爆炸事件後,乍得當局宣布公民不論在公眾場所、學校或住宅內,一律不許穿波卡,安全部隊更奉命前往市場將之沒收和焚毀。在恩賈梅納遇襲後,乍得總統代比稱,因乍得致力追剿來自尼日利亞並威脅多個鄰國的博科聖地武裝分子,並在恩市設立由尼日利亞、乍得、尼日爾、貝寧和喀麥隆保安力量組成的反恐協調總部,乍得已成為博科聖地武裝分子的攻擊目標。總理德貝則稱,把全身包得緊緊的波卡是激進分子有效的偽裝,不得不嚴厲取締。

有關心人權議題的論者認為,當局禁止穿波卡侵犯個人自由,也會造成人心不安。究竟各國政府一味強力應對恐怖分子是否真正有效,還是應該加倍注意邊緣社區的特殊需要,實在值得人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