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供暖季一周後,內地東北地區遭遇今年最嚴重的空氣污染,局部地區的PM2.5指數超過一千四百,遠超世界衞生組織安全標準數十倍。但是,一級預警發布數小時後,建築工地卻頂着停工禁令繼續施工,環保局官網癱瘓近兩小時,該局人員對啟動一級響應甚至毫不知情。不問可知,地方政府所謂「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純屬騙人的口號而已。

近日,瀋陽城區被灰白色的霧霾籠罩,能見度不足百米,防霾口罩一掃而空,各大醫院呼吸科門診大排長龍。有網民調侃:「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在瀋陽街頭牽着你的手,卻看不見你的臉。」

事實上,類似的霧霾天氣每年冬季都會在當地發生,主要原因是燃煤取暖系統開啟,大量排放煤塵,與水氣混合後形成。統計顯示,中國燃煤鍋爐運行熱效率在六成左右,比先進國家低兩成。要改變這一困境,必須改變能源結構單一依靠煤炭的格局,盡可能淘汰燃煤鍋爐,實現「煤改氣」。

東北霧霾是中國環境污染的一個縮影。過去十多年,中國為經濟發展付出沉重的環境代價,令人怵目驚心:大部分地區空氣污染物濃度超出世衞標準五至八倍,百分之百的城市居民生活在不合格的空氣中。與連年上升的GDP指數與人民幸福感指數成反比,中國人正陷入坐在豪華家中喝髒水、開着豪車吸毒氣的怪圈。

祭出重典 兌現諾言

根據世衞標準,每立方米空氣中所含的懸浮微細粒子必須低於二十微克。然而,中國目前只有百分之一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四十微克標準以下的空氣中,全國大部分城市平均每年有二百多天為灰霾天氣。一項統計表明,全球十大空氣污染城市,其中有七個在中國,這個「光榮榜」可謂中國的「恥辱柱」。

眾所周知,空氣中含大量有毒物質,灰霾天氣已取代吸煙,成為國人患肺癌的首要原因。在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地,每年因為空氣污染而早死者估計高達八千五百多人。毫不誇張地說,生活在都市裏的中國人每天都在吸毒,每個人都是空氣污染的「吸塵機」和「過濾器」。

空氣污染嚴重,主要在於畸形發展觀氾濫,官員GDP掛帥,無視發展對環境的透支,胡亂施政,結果讓全民買單。因此,要治理霧霾,除了必須改變經濟發展模式,還要祭出重典。想當年,倫敦也曾被霧霾圍困,但英國人痛定思痛,催生了世上首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其後還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氣污染防控法案,針對各種廢氣排放進行了嚴格約束,並制訂了明確的處罰措施,嚴懲不達標地區。中共十八大提出要讓老百姓過上「山青、水綠、天藍」的生活,這個諾言何時才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