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大選前三個月、馬英九任期只剩半年的情況下,兩岸突然宣布舉行「習馬會」,這是兩岸分治六十六年來的重大突破。兩岸破冰交流,不但讓國共恩怨情仇暫拋一旁,兩岸領導人會面更代表兩岸關係的發展進入新階段,而且更進一步地為兩岸關係把脈下指導棋,建立制度化的兩岸和平關係,以利傳承延續。

國民黨選情一直低迷不起,黨內紛爭不斷,大咖們都在算計,沒人願意犧牲小我成全黨的榮耀。在選情慘兮兮下,「習馬會」的舉行為國民黨注入新動力,證明國民黨是最有能力維持兩岸和平的政黨,將壓力拋給民進黨,縱使大選難以翻盤,至少可能讓國民黨的立委選情加分。

這次大選由於藍綠實力懸殊,馬英九政績欠佳拉低了民調,故經濟議題成了大選的主旋律。蔡英文在兩岸問題上打出模糊政策的安全牌「維持現狀」,本以為可過關,豈料在大選前國共聯手炮製「習馬會」,把兩岸議題炒熱,令選民質疑民進黨有維持兩岸和平的能耐嗎?壓力重回到蔡英文身上,若無法妥善應對,「空心菜」的形象將難獲選民認同。「習馬會」除可拉抬國民黨的聲勢,也給兩岸格局定調,今後不管哪個黨執政,兩岸和平、「一中原則」都不能拋棄,「鞏固台海和平,維持兩岸現狀」將成重要基調,民進黨在維持現狀的要求下不得走台獨路。

藍營選情 影響難料

然而,「習馬會」事出突然,立法院無法監督於前,不符過去馬英九承諾「習馬會」必須有「人民同意、國家需要、人民監督」的前提,引起在野黨反彈。尤其北京強調在兩岸政治分歧尚未解決下,習馬互稱「先生」,且在「一中原則」下進行,綠營擔心台灣將被鎖進「一中」框架。對此,陸委會強調「一中」原則下需「一中各表」彌補。

「習馬會」前,兩岸表明不會簽任何協議,也不會有聯合聲明,乃為兩岸交流既有成果的再確認,也為兩岸領導人見面建立慣例,讓兩岸關係正常化邁進一步。陸委會民調顯示,逾八成人贊成「習馬會」,七成七認為可用兩岸領導人名義見面交流,可見追求兩岸和平乃主流民意。兩岸關係大突破,迫使綠營正視「九二共識」,這是「習馬會」的正面效應,但對藍營選情影響難料。

不管如何,至少馬英九有了促進兩岸和平的歷史定位,乃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