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圍繞南海問題針鋒相對,導致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的東盟防長擴大會議未能如期發表聯合聲明,整個會議形同流產。東盟已成為中美日競相拉攏的目標,左右逢源,迎來戰略機遇期。

據報道,東道主馬來西亞原先擬訂的聯合聲明,只是聚焦於地區安全形勢與聯合反恐,並沒有隻言片語提及南海問題。但美日卻對此提出異議,強行塞入南海問題,遭到中國強力反對。雙方爭執不下,最後東道主只能決定擱置發表聯合聲明。

類似的情況近年不斷發生在東盟峰會、東亞峰會及「東盟10+3」峰會上,美日兩國藉這些多邊會議平台,不時利用南海議題逼東盟各國表態,向中國施壓,中國亦不得不投入大量資源與美日進行博弈。

事實上,自從美國提出重返亞太後,東南亞便成為中美日爭奪的焦點地區。美日聯手採取打拉結合方式,誘壓東盟各國遠離中國。在軍事上,美國在新加坡、菲律賓部署瀕海戰鬥艦和海軍陸戰隊,為菲律賓、越南等國撐腰,同時向東盟各國廉價傾銷美式軍火,企圖以此控制東盟各國的軍隊。在經濟上,推行TPP協議,將中國排除在外,企圖吸引原本在中國的製造業轉移到東南亞,既削弱中國的國力,又討好東盟各國,可謂一箭雙雕。

左右逢源 兩不得罪

另外,美日還在東南亞製造反華恐華情緒,利用南海爭議、湄公河水資源分配、大型基建等,製造東南亞各國與中國的矛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渲染中國在湄公河上游開發對下游國家帶來的消極影響,並撥出巨資成立非政府組織破壞中國與這些國家的合作。

面對美日咄咄逼人的攻勢,中方經濟上以金援為手段,以基建為突破口,深化與東南亞各國的關係,中國早前以極優惠的條件在泰國與印尼投資建設高鐵項目便是一大例證。在政治上,中方則採取孤立菲律賓、勸阻越南、看住緬甸、拉住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的策略,各個擊破。中國相比美日的優勢在於與東盟各國山水相連,交通便利,而且市場潛力巨大,共贏的增長點多。

中美日競逐東南亞,東盟各國的戰略地位陡然升高,除了菲律賓明顯歸隊站在美日一邊外,其他國家在戰略態度上都是模棱兩可,不輕易表態,期望能夠在中美日的競爭中左右逢源。在今次東盟防長會議上,各國坐山觀中美日互鬥,左搖右擺,兩不得罪,結果收益匪淺。在這些國家看來,中美日在南海問題上鬥而不破,對他們最為有利,只要這個議題持續發酵,東盟各國就可以漁翁得利。不過,大國勢力的介入,尤其是美國輸出顏色革命,也勢必導致東南亞各國出現政治動盪與街頭抗議,這些國家面臨的是福還是禍,一時還難以斷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