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倣效瑞士成為永久中立國,期望能夠在大國夾縫中求存。問題是,蒙古內部強烈的排華逆流必然會引發反作用力,這注定其永久中立化的意義不大。

蒙古曾是中國一部分,後來被蘇聯強硬切割。中共建政後,毛澤東迫於一邊倒的形勢,急於與蘇聯搞好關係,被迫承認蒙古的獨立地位。從此之後,蒙古就成為蘇聯的衞星國。等到中蘇交惡時,蘇聯在兩國邊境陳兵百萬,其中在蒙古境內就部署了十多萬的機械化部隊。

中俄警惕 聯手施壓

蘇聯垮台後,俄羅斯從蒙古撤軍,影響力開始大大降低,中國通過經貿合作開始擴大在蒙影響。但蒙古政局晦澀不定,一度採取「第三鄰國外交」的政策,即除了中俄之外,尋求與美歐日朝韓等國合作,以對沖中俄兩國關係。曾經有段時間,日本曾想用巨額援助,把蒙古當作核廢料的堆填場;美國則不時與蒙古進行聯合軍演,而前國務卿希拉妮訪問蒙古時,甚至揚言要將蒙古打造成東北亞地區的「民主樣辦」,企圖以蒙古為基地,在東北亞掀起顏色革命。

蒙古的「第三鄰國外交」引發中俄高度警惕,兩國聯手對蒙古施壓。由於蒙古只與中俄兩國接壤,其所有商品進出口都要經過中俄兩國的領土,若沒有兩國的首肯,蒙古所有外貿都無法實現。從某種意義上說,蒙古遠交近攻的「第三鄰國外交」路線,不僅沒有愈走愈寬,反而愈走愈窄。

事實上,在中俄美之間撕扯,對蒙古只有壞處,沒有好處,所以此時蒙古提出倣效瑞士永久中立,實際上是為了避免陷入中美俄大國博弈的漩渦。不過,瑞士當時的永久中立政策,有很深的歷史淵源。拿破崙帝國覆滅後,歐洲戰勝國在維也納召開會議,會議決定為防止法國東山再起,確定瑞士為永久中立國,作為諸國的緩衝地帶。

瑞士永久中立國地位,是由周邊大國承認和國際條約確認的。蒙古如果要實現永久中立國地位,必然要得到中俄兩國的首肯,而不是自己的一紙聲明。更關鍵的是,瑞士與周邊國家沒有任何領土與民族矛盾,而蒙古內部卻有一股大蒙古主義,不時驅逐中國在蒙人員與機構;而且蒙古還有一股政治勢力,明裏暗裏支持中國內蒙獨立勢力,企圖將內蒙分離出去併入蒙古。在這樣的態勢下,中國怎麼可能會保障蒙古的永久中立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