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監察部網站日前公布中央巡視組第二輪專項巡視結果,當中宣傳系統的《人民日報》與《求是》雜誌社雙雙被批評。即使如此,巡視組的報告其實也只是揭開了宣傳系統醜惡的冰山一角。

據報道,中央巡視組不點名指摘人民日報社的高層有多項監管缺失,包括管黨治黨不夠嚴格、對違規違紀問題查糾不力、處理偏寬偏軟等,另有多個違規行為,如公款旅遊、違規多佔住房等問題。除此之外,該社的社屬媒體亦被指有「打擦邊球」、「踩紅線」,違反宣傳紀律的行為;報社部分下屬單位存在有償新聞、有償不聞和新聞敲詐現象。

《求是》雜誌社則被指有多項違紀問題,而且防腐意識薄弱,該社於個別文章刊發政治上把關不嚴,出現紕漏,並指社內存在刊發關係稿、人情稿的問題;內部管理不夠嚴格,有慵懶倦怠問題,並對社屬企業的監管不到位。

《人民日報》雖然是中共中央的喉舌,但這些年的報道假大空,早已成為眾矢之的,一些網民更將該報改名為「日人民報」,諷刺該報與民為敵。另外,該報內部管理混亂,腐敗叢生也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比如轄下的「人民搜索」,請前世界乒乓球冠軍鄧亞萍擔任總經理,號稱要成為內地最大的網絡引擎,沒想到燒了兩億元之後,該項目無疾而終,但錢花到哪裏、進了誰的荷包,已成一大謎團。

窮追猛打 徹底過濾

而《人民日報》轄下的人民網,早前多名高層因腐敗被抓,據說在原總裁廖玒家中搜查出五千萬元現金,廖又供稱這些錢是準備送給宣傳系統的高官;而前副總裁陳智霞為了上位,睡倒一大片。諸如此類的醜聞,在《人民日報》系統數不勝數。

《人民日報》雖然在國人中的口碑很差,但在官場的牌子卻很響,他們的記者到地方採訪,往往是地方的宣傳部長親自接待,好吃好喝,臨走還有土特產送上,因此報喜不報憂成為該報的特色,而一些膽大的記者更是幹起敲詐勒索的勾當,一些人還充當買官賣官的掮客。這些記者聲大夾惡,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處處耀武揚威。該報一些派駐港澳的記者也將內地的惡習帶過來,自詡欽差大臣君臨香江,常常顯示高人一等的地位,在港澳地區的風評極差。

只會抬頭看官場,不會低頭察民生,是內地宣傳系統的一大弊病。所謂的群眾路線變成金錢路線,宣傳報道淪為政治說教與歌功頌德,完全脫離現實與民眾,這也導致官方消息無人信,小道消息滿天飛,關鍵時刻經常出現新聞失靈。在第五代掀起的反腐整風中,宣傳領域是觸動最少的,如今中央巡視組揭開黑幕一角,下一階段宜將剩勇追窮寇,從高管到一線,統統過濾一遍。